ISSUE 10 展覽健忘症
口傳、元語言迷霧及其健忘症

始初的口傳必得死去,人類才能繼續活下去,歷史的發展註定了讀寫體得要吞取它的前行者:古早的口語世界。1

若不獻出意義,藝術所為何來呢?諒必沒人會否認 — 況且,以抵制意義為名也會自相矛盾,使得這個抵制本身變得無關緊要(insignificant)。這是說,就算沒人講話,捨棄文字,藝術必然是一套語言系統,意有所指的符號體系。此外,作為事件,藝術總是在某時某地發生,當中必然有作用者(agent)的操作,無論它是指人與否。例如,以無人劇場為名的《罪惡之城》2,觀眾看到的agent是動力機械裝置,但從展演性(performativity)的角度來說,這正是屬於人的作為,也就是說,它不是「無人的」操作。

兩種語言

藝術,無論其組成元素有何複雜,正是語言,總是驅使受眾聚焦於它的修辭或感知素,且它同時等價於展示,包括名為展覽的展示,其機制通常是被自然化,乃至是被掩蔽或隔絕於外。如今,經過上世紀80年代「後現代」解構理論的洗禮下,沒人會否認,展示也是語言的一種,也就是後設語言(meta-language)。換句話,這裡至少有兩種語言,是藝術語言及其作為展示的後設語言。既然後設語言是自明的,無法掩蔽,為何我們會忽略或時而忘卻它的存在?是因為藝術語言的修辭效應之大,讓我們忘了它?還是說,藝術語言是聚焦於陳述語句(enounce),是規範性的文化儀式,其後設語言不是觀者,不必過問,問了是不識相,也變得無關緊要?或許,是鑒於此般壓抑而帶來慣性的自我忘卻,像是說,忘掉後設語言,無須提它,故而藝語在催化自身效力之同時,總是招來一種無法治癒的、屬於它自身的失憶症(amnesia)。據此,卡雷爾・賴茲(Karel Reisz)執導的電影《法國中尉的女人》3(1981)則被設想成一帖處方箋:在電影鏡頭裏,觀眾看到兩位男女主角詮釋劇本的情愛,但演員也在演戲的過程中 — 所謂「鏡頭外的場域」(hors-champ) — 發生情遇。不過,這個情遇仍是鏡頭內的演出,全然是電影劇情的一部份,以至於這部被視為經典的後設電影,不無弔詭地契合了「後設」這個語意不太準確的中譯,也就是說,像是有個內幕始終無法終結,揭開後又發現有隱藏的某物,一種隨著揭露的動作會不斷有hors-champ的隨即出現;這是不斷遭到延後的hors-champ,或在揭露它之同時,即是等於把它推向域外(dehors),像是無法窮究,始終被逃脫;甚至,它根本就是一個無法被逮獲的設置,最後像是沒入消失的地平線。這是要使人們遺忘,本身又是一個不要求記憶、抹除記憶的裝置 — 這也是為何在此把「後設」翻譯成「元」較好。

謝德慶《一年行為表演:1985-1986》海報。紐約謝德慶提供。
1 這段引言受益於Walter J. Ong的文思,並改寫,參見註釋(25),p.14。
2 2013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製作,藝術家王俊傑與「豪華­朗機工」團體共同創作,陸弈靜參與影像表演,於該年10月24日至27日,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多功能展演廳演出。
3 劇作家哈洛品特(Harold Pinter)將John Fowles的小說原著(1969)改編成電影劇本。

從電影回到當代藝術的案例,謝德慶在1991年的行為表演《失蹤》是在沒告知任何人的情況下,自己從紐約出發,駕車開往阿拉斯加,在西雅圖住了半年後返回紐約。如何讓別人以為自己失蹤了?當然,這有賴於謝德慶本人的操作,而他正是編導失蹤的agent。這件作品屬於他《十三年計劃》(Thirteen Year Plan,又名TEHCHING HSIEH 1986-1999)的其中一件,都是他所謂的「做藝術」(make art),但「不公開」(not show it publicly)4,不過最終都會給出紀錄、檔案或聲明文件,包括他所謂的《不做藝術》 (No Art) — 又名《一年行為表演:1985-1986》 — 是「不談、不看、不讀藝術、不進入畫廊或博物館,就是生活一年」。相較於謝德慶對檔案的積極態度,是藉由聲明的法律效力,驗證作品的真實性5,反而在文件處理的姿態上,提諾・賽格爾(Tino Sehgal)似乎是站在[謝〕的對立面,也就是說,他所謂的「情境建構」(constructed situation),一種籌策他人活動的展演(performative)6,拒絕了「可視的文件處理」(visual documentation)、「對作品以任何形式的再製」(any form of reproduction of the work)並進入美術館的檔案室,以及拒絕「把作品的材料納入文件處理」 (material documentation relative to the work)7 。若別人對他作品有文字描述呢?這不構成任何問題,反倒是賽格爾針對自己的作品,拒絕有文件或檔案的存留及其可見性,連同作為紀錄的書面文字也是,也形同拒絕了它是用來擔保作品的存在樣態,在論述層次上或進入現代性的「論述形構」(discursive formation)8 這樣制度化的語言。應究明的是,他的作品不應被歸類於觀念藝術,理由在於它沒有後者慣用的文件處理,藉以說明作品理念與製作方式等相關規定,至於書面文字,便不是用於佐證檔案的圖說,反而是禁制可視檔案的生成,藉以保障他的展演只能託付於口傳的流佈。

謝德慶《一年行為表演:1981-1982》,冬季生活影像。攝影:謝德慶。紐約謝德慶提供。
4 關於此作的英文聲明文件,請參見香港M+博物館的網站:https://www.mplus.org.hk/en/collection/objects/tehching-hsieh-19861999-thirteen-year-plan-2013467/。關於華語部份,參見「回應《磋商之繩》」,李芹芹、謝德慶口述,2017.05.01,〈典藏今藝術〉,Artouch,https://artouch.com/art-views/content-1545.html
5「藝術很有事第12集之1:謝德慶的做時間」,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WV_KcSF4FA
6 這個詞是被Tino Sehgal所認可,參見《邁向操演時代:展演作為策展策略》(Performativity as Curatorial Strategy),Frorian Malzacher&Joanna Warsza合著,白斐嵐譯,書林出版有限公司,台北,2021,頁24。
7 https://cmagazine.com/articles/collecting-forever-on-acquiring-a-tino-sehgal
8 來自Michel Foucault的用語,參見L’Archéologie du savoir,Ed.Gallimard,1996年版,Paris,p.44-54。
9 Hal Foster在2004年發表於《十月》(October)秋季刊,網站:https://monoskop.org/File:Foster_Hal_2004_An_Archival_Impulse.pdf

口語相傳與視覺檔案

那麼,對於奥奎·恩维佐(Okwui Enwezor)在2008年策畫的「檔案熱:當代藝術中使用文獻的現象」 (Archive Fever: Uses of the Document in Contemporary Art),或是哈爾・福斯特(Hal Foster)談到「檔案衝動」(An Archival Impulse)9,賽格爾看似成了這方面的顛覆者:反對檔案,且無論是屬於何種媒介,就是反對它作為可視的與物質性的檔案,且依他的說法,檔案與可見性顯然是勾結在一起。然而,從上世紀末以來,後殖民主義與文化解殖全面開展,反映在反西方藝術史中心的複調書寫上,越來越強調文獻的尋回與建檔,妥善文化物的保存,以及區域歷史的記憶重置或再回憶。在當代藝術創作上,檔案還具有新興的批判潛能與美學魅力,讓藝術家能以更新或別出心裁的手法,如福斯特後來所說的,把「被遺漏、抵制或遭到壓抑的史料」呈現給觀眾,所以通常不是呆板的資料陳設,而是由文章、影音或物件等所組成的「複合物」,且往往是裝置,其空間屬性是「非等級制」,或表現為「時間現成物」(time readymade)10。至於檔案本身,它們都帶有非常規的性質,來源隱晦,且無論是被挖掘的,還是經過製作,藝術家幾乎是以「另類知識或反記憶的手法」(gesture of alternative knowledge or counter memory)來加以呈現,將正規歷史的歷時序錯開,轉向「歷史的邊角料」(minor historical materials)11。據此,福斯特列舉出塔西塔・迪安(Tacita Dean)、約阿希姆・科斯特(Joachim Koester)與托馬斯・赫塞豪恩(Thomas Hirschhorn)三位藝術家在操作檔案方面的理念,依序像是收集、比對,是歷史時間的「枝芽在分生,或如雜草或根莖」的時空型態,是以上述各種方式在「聯結與脫節之轉換」中進行發展12,例如迪安的三部曲Disappearance at Sea I (1996)、Disappearance at Sea II (1997)與Teignmouth Electron (2000),科斯特的Morning of the Magicians (2005-2006)與赫塞豪恩的Otto Freundlich Altar (1998)。

一個怪異的時刻,難道在檔案轉向正夯的當代藝術範式裡,或普稱文明、配備文化設施的世界裏,賽格爾要致力於復興口傳文化?且讓我們試想有一種情況:他也運用檔案或文件,但事後,一如往常的禁令,自己或他人不得為自己的作品建檔,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是否賽格爾的作品只在標新立異,終究是檔案室裡的風暴,像是茶杯裡的風暴?然而,若它造成內爆,是布希亞式的,那又會怎樣?

當藝術家是忙於解構檔案的創作者,而相較於解構在記號層面上的操作,賽格爾以口傳為基進手勢更在於棄置檔案,禁制檔案的建置,相形之下,前者意圖擾亂檔案的元語言變得像是純屬語言遊戲,即使手段如此奧妙精深也無法脫身。換句話,檔案之棄置,其基進性更在於連福斯特論及那種「安那其檔案衝動」(an-archival impulse)13 也省了;藝術家關切其中的跡象與隱晦不明更勝於它的確證無疑,將檔案媒介化的物質感而增生的能指在展場飄浮著,開啟了事先難料的再敘述,事件源起的已知在此顯得不週全,情節像是得重頭再來的追討,乃至疑雲四起,無法了結,無論是舊案或懸案,其意義之雋永則充當美學上的慰藉,但這一切屬於檔案元語言的操作也都全免了。那麼,想必賽格爾是自外於檔案室的作者,但又偏偏弔詭地活在裏面,被其所環繞,甚至涉入其中的論辯;例如,他引用兩位藝術史學家,其一是迪迪埃・馬盧瓦(Didier Maleuvre)的論點,指責了美術館與工業社會的臍帶,拜物只因物件這個事實便足以使社會「在物件面前跪下」,使人不再浸沐於宗教文化,放棄做一位「神聖主體性的傳遞者」,而資產階級心態便是將「存在、成為某物與擁有」視為同一件事。其二是他對歷史學家多蘿西亞・馮・漢特爾曼(Dorothea von Hantelmann)的援引,贊同體驗(experience)— 互為主體的體驗 — 不僅事關主體性的生產,某種非物質的想要(want)更勝於物質性的需要(need),使「藝術作品取得新的地位」,而且是視覺藝術自極簡主義以來居於核心地位的美學範式。其三,是肯認學者托尼・貝內特(Tony Bennett)倡議美術館應有「公民實驗室」(civic laboratories)的作法,以類似協商者的政治口吻,談到美術館的積極角色在於改變社會,然後「透過研究,掌握人民與事物的關係,並在制成的環境中生產新議題,動員美術館內與外的世界」14

像是兩位雙生的賽格爾?怪異的疊映,像是量子力學的疊加態(superposition state)狀態,我想說的是他在檔案室裏的身影,像遊魂,在檔案室裡飄蕩,在檔案櫃的間隔之中不斷傳出陣陣聲響,是話語,他執意的口傳在傳遞,在此室環壁中迴響著。那麼,前述提到的內爆終究僅限於檔案的內部事件,還是反藉由內爆向外吞噬,正如口傳必有張嘴說話的口,作為黑洞的口,省除檔案:是檔案的死亡處所。換句話,若要把持住其中一位基進的賽格爾,跟到底,難不成是進入時代的翻轉,響應口傳性(orality)的徹底顛覆,是摧毀所有檔案的一種神靈暴力 —猶如塌縮(collapse)的星體重力,當然,也是讓記憶失憶,甚至反過來,好好地健忘?

毫無疑問,這並不容易,但賽格爾的口傳疑難值得研討,其牽涉的課題,特別是對原民性的當代藝術來說,不能不說是尖銳的,至少頗為關鍵,台灣自不例外;近年來原民熱顯得特別興旺,尤其在後疫情時代,呼應了全球藝壇與學術界的生態想望與投射。

10 Hal Foster , Bad New Days: Art, Criticism, Emergency,ed. Verso Books , 2015, London, p.32-34.
11 此詞來自李翔宇的優美譯筆,參見Hal Foster此書的中譯《來日非善:藝術、批評、緊急事件》,重慶大學出版社,2020,頁38。
12 Hal Foster , Bad New Days: Art, Criticism, Emergency , p.35。
13 參見註釋(9)。
14 Art Forum,2010年夏季號,文章標題就是TINO SEHGAL,網址: https://www.artforum.com/features/tino-sehgal-194569

口傳的解殖民

且就阿美族藝術家拉飛・邵馬(Lafin Sawmah)的作品《循路》 (Fawah)來論,一艘獨木舟,以鑿刻苦楝木而成的船體,從2020年到2021年計有三次重複展出,都隸屬於策展論述框架內的敘事,依序為2020年Pulima藝術節「真正人系列 ─ 蹲站坐臥」,展場位於台東長濱鄉三間屋創新實驗聚落,然後是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Studio的「孤島孵夢」,兩項展覽的策展人都是陳豪毅(Akac Orat);最後在空總圖書館,由東冬・侯溫(Dondon Hounwn)與樂諾斯(Lovenose)兩人合策,題為「mapalak tnbarah路折枝 ─ Pulima藝術節同盟關係成果展」。《循路》是單純的船體,簡單地上架展出,空總這次,則多了一只船槳掛在牆上,但身為作品的旅程,它尚未結束。今年(2023)在台東美術館,由龔卓軍、黃靜瑩與李蘊儀合策的「海浪的聲音那麼大」 15再度現身,但此次裝置外加草屋棚,置放在館所既有的沙台上,船體本身則附加「舷外浮桿」以利平衡與遠距航行,實現拉飛・邵馬海上航行的多年宿願 — 事實上,此翻新的獨木舟已於去年在族人與夏威夷航海大師 Kimokeo的見證下有過下水儀式,並在長光部落的近海試航成功。16

阿美族藝術家拉飛・邵馬的作品《循路》。拉飛・邵馬、陳豪毅提供。
15 這個策展論述聚焦於台東東海岸一帶(七里溪、都蘭山麓、都歷、金樽與長濱三間屋等海岸)原民藝術家與環境生態,以「造船」、「野燒」與「採集」為子題。至於議題本身,似乎是取自於或讓人聯想到吳明益的《黑潮島航》,當中的一句話:「海的聲音那麼大,就是因為它是地球最巨大的生態系,海的聲音是一切可聞與不可聞生命體的集合,聲音有時來自外在,有時來自內在,有些會在你的靈魂鑽孔,有些會喚醒你」。
16 參見原視新聞網,https://news.ipcf.org.tw/52292。
17 參見本專輯。

《循路》像是穿梭在各式展覽的旅人,呼應林宏璋於本期編序論及土耳其藝術家強.奧戴(Can Altay)的情況,其作品與他人作品混搭,至於該作過往有何展覽史,以何種論述被詮釋則是省缺的,因為主場是當下的策展人,沒有義務告知,頂多只是附件知識,也就是他說「展覽健忘症是任何策展機器的必要組成部分」17,以至於奧戴在2010年台北雙年展的藝術計劃《正常化之一、二、三》以其展覽文獻,提醒此事。不過,借用佛洛伊德的說法,症狀無法治癒,除非藉助某種移情(transference),將慾望轉注他事 — 但這會預持了什麼遺忘呢?幸好,《循路》尚未觸及上述情況,理由不外乎是它仍流傳於原民藝術圈,各項策展議題也彼此相關,互通聲息,一種屬於ethnos的美學慣習使其免「認識論謀殺」(epistemicide)18,畢竟長期受壓迫、文化失語的原民主體性,其自我重建、創發自我時代正在演進中,而尋回記憶與建檔乃是認同政治不可或缺的工作。據此,值得關注的是徐文瑞與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ung)合策的《我們與未來的距離 ─ 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2021),顯見是將原民當代藝術予以檔案化的一項努力。就以原住民文化園區來看,這是儀式與展覽兩種價值在當代的重逢地帶,而機構成了它的保護者,其中的展出者阿美族藝術家魯碧‧司瓦那 (Ruby Swana)的作品耐人尋味,一方面,身為女性的她,展場選在名為「庫巴」(kuba)的鄒族達邦社男子集會所,必須事先取得鄒族在族裔與性別的認可才能製作,另一方面,有趣的是,此作並未公告鄒族的同意書等相關文件,純然是口頭應允,隸屬口傳文化,或作品本身即體現為口傳上的一種祭儀與佈置,且作品隨著展覽的進行也同時在演變著:賞杯的錢幣,鐵網,反光紙自成包裹物,或包裹建物木柱、石頭,或形成葉狀的貼紋,呼應建物周邊的樹幹枝葉,而反光紙也以斑樣的碎形蔓延到葉面上,在暗夜林裡微光閃爍。

在當代世界,關於展覽與儀式的縫合,多少是看時機的,《循路》也是,甚至還增添了它的悲劇性。在開幕七日後,拉飛・邵馬暫時地將這艘獨木舟從展場移走,為隔日部落海祭所需供品、下海捕魚之用,不幸遇難,直到告別式之後,獨木舟才得以回到它缺席數日的展場,重新歸位。其實,如同《循路》,拉飛・邵馬的藝術也是含帶口傳性,這個故事在於,南島語族的阿美族對於長距離航行的造船技術早已失傳,只剩能用於近海的竹筏,對來他說,造船的過程「不是回想,只能憑藉推想…也不想陷入考古和考據的陷阱」19。《循路》是野性思維的組裝物,憑藉個人構想,邊做邊修,並相繼得力於各族朋友與幾位專家的協助,如蘭嶼達悟族造舟師黃光德與夏威夷獨木舟航海家Kimokeo等人,是傳統的再想像或失傳的再發明。若非他英年殞落,此作被期待面向未來的可能敘事與語彙;可別忘了,在拓樸意象上,《循路》可被視為2018年《鹿路》(Deer Path)的變體,它作為特定地的裝置(南韓釜山藝術駐村,花村),是獸徑的祭禮想像,而借用陳豪毅(Akac Orat)的言說,獨木舟正是拉飛・邵馬自許「成為一個人」20的途徑或載具之一。這是人與獸的匯聚,在生態學的實踐上鏡映著彼此的棲位(niche)。

是什麼使《循路》成為「檔案物件」?黃瀞瑩有闡述21,訴諸於船體跟原民性的靈動,以及屬於這種能特有的身體現象學,但審視其藝術場域的生產是無法省缺的。首先是關於工藝與藝術的轉喻,有別於歐洲文藝復興的歷史過程,人文主義的精神性是其幹桿,但在亞洲,無論是何種文化區域,解殖或現當代的文化轉型,起初總是速成的、以大他者為暗語的自我認同,但我認為,原民性應給予豁免的批判,因為其解殖的層疊性之緊迫、複雜與幽深不是三言兩語所能道盡。其二是關於《循路》的元語言,不單是指製作本身的工序語言,更應超越通常以靜態畫面、陳述語句為範式的經典記號學,來到它在語用學(pragmatic)所觸及的跨學科層次,也就是上述提到它從2020年現身以來被幾次框架的展覽論述,甚至還要回溯到他藝術創作之啟蒙伊始的2009年莫拉克風災與漂流木的堆聚奇觀,結識一群當今傑出的原民藝術家,共同孕育彼此的話語氛圍。

18 同注(17)。
19 參見Art Forum藝術論壇,〈2022.10.2拉飛邵馬談《循路》的創作歷程〉,陳璽安採訪,網址:https://www.artforum.com.cn/interviews/14262
20〈陳豪毅訪談〉,訪談人:蔣伯欣、吳尚育。刊載於《另一個故事:臺東美術再探》,台東市,台東縣政府出版,2022年,頁234-243。
21〈差異的圓圈,重複的聚散——「蹲站坐臥-真正人」中的海象(seascape)空間〉,黃瀞瑩,《藝術家》雜誌548期,2021年1月號。

朝向一種口語檔案的解放

猶如案件或任何作為,當它發生,即是其自身元語言的誕生,如影隨形,而當元語言是疑團或迷霧時,不一定是過往的,也諭示它可能的未來。正如拉飛・邵馬的可貴生命若沒因海難而中斷,他的藝術元語言會是何種型態實屬未知,譬如當他走出了ethnos的認同圈限,或作品被策展帶出,融入某種話語情勢等等,以至於我們得肯認策展誘發的健忘症若不是過去的既予,便是未來的預支。依此,我避免把「檔案物件」歸入認同機制的固定欄位,且提取賽格爾在展演上的基進姿態,在結語中藉以探問原民口傳話語在「當代未來」的文化政治性 — 即使全球原民,包括台灣原民族語在內,皆已羅馬拼音系統書寫化22。首先,關於檔案事涉記憶的戰爭與抗爭,阿瓊・阿帕杜賴(Arjun Appadurai)23 在〈檔案與想望〉(Archive and Aspiration)有精彩扼要的論說,指出了包括文件處理內在,檔案就是一種「元干預」(meta-intervention),與其把它當作身體或容器的隱喻,不如視為是「解放計畫的一個基地」,且在此抗爭中,亟待超克的是神經記(neuro-memory)與社會記憶的裂口。有意思的是,阿帕杜賴提出「口語檔案」(oral archives),但他沒觸及到的是:若它是不可視的檔案,而記憶不依賴於可視性,這種記憶又會是什麼光景?

其二,關於口傳性與讀寫體,早在1982年,沃爾特・翁(Walter J. Ong)在其經典著作中以非二元的解構觀點,細膩地爬梳口傳性(orality)與讀寫體(literacy)在科技時代的互滲24。然而,在強調口傳性的美學張力下,若說口語檔案可以是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說故事的人》談到的「人的蹤跡是依附於故事」的口傳靈光,亦如「陶匠的手跡是遺留在陶器上」25,對於科技時代的我們及未來,那會是期許有諸神般的記憶,是記憶的遍在,天覆地載的俱在,無所遺漏,是活在無時序的、安那其式的活記憶之廳,以至於沒有對根源的回憶可言?這並非玄想,除非黑格爾在其《精神現象學》有一則「少女獻果」的藝術寓言也是26;在此,藝術品就像少女從樹上摘下的水果,捧在手上,在其注視下被悉心照顧,追憶著水果在樹上、大自然裏的生命脈絡,少女顯然是藝術家的隱喻,如今也包括策展人。因此相較而言,若說活記憶之廳有個寓言,那基本是無須摘果的動作。

這不無科幻的救贖,是口傳性在可視上的變體,例如2016年電影《異星入境》(Arrival),非線性時間及其記憶的外星書寫體:聲音圖案。此等救贖,不無有其詭異與怪誕,阿岡本(Giorgio Agamben)有一篇精湛的短論〈起源與遺忘〉27,文中提到維克多・塞加倫(Victor Segalen)的傳奇故事,敘事開始於一位名為泰里(Térii)的行吟詩人,攜帶祖先話語,是口傳傳統的守護者,他手握一束編織線,行走時指尖撥弄繩結,念念有詞;這條繩子名為「話語之源」,能使話語不斷產出,但在夜裡遭逢一位名叫包法(Paofaï)的首領,讓泰里失去了原始話語,這位首領率領眾人口誦著西方文字的咒語,是一種寫在紙面上、將魔法隱藏在記號裡的文字,他們「用眼睛查看,然後才用話來傳播」。在此,口傳的戰鬥對象是文字、文學或書面文字,兩方各自代表為「秘思是無話語的語文」(la langue sans parole du mythe)與「文學是無語言的話語」 (la parole sans langage de la littérature),最後是兩方的重逢與相互救贖,是「與起源嘴對嘴」的古怪情節作結,其形象是:「斷掉的頭自行遠去,在掠奪者面前翻滾,隨後返回,與源頭會合」,然後,這顆頭顱飛到敘事者面前,「跟他額頭對額頭,嘴對嘴」。塞加倫對此寓意的延伸,追加另個敘事:一位不死之人,頭了斷又會不斷返回自身,不斷重生,是歌者,但也有可能是神或上帝,在樂聲與代表祖先之人的見證下,一位帝王死去,隔日又活了過來,循環不已….。

此般景象,謎樣又頗為驚悚,但究其背後理念,莫不基於愛,是狂熱,警覺於世界的狂暴與斲斷,時而是親合力的詭譎叵測;這裏陰森,縱使亮光明晦不定,仍能引領我們踽踽前行,總會遇到一處Lichtung,讓人歇息──海德格對「林中地」的用詞。2000 年,張元茜在北美館策展「歸零」,凡是參加過開幕式的人都會聆聽展出者之一Rahic Talif(拉黑子)吟唱阿美族歌謠,聲腔嘹亮。這是他的作品現場《歸零-Basalaigol/Return-to-Zero》,兩尊木構的柱體,拱成入口,地上有一條帶狀的陶土瓦片,形成環圈,每個瓦片上都拓有族人腳印與姓名,拉黑子唱完後,便踏行在這些瓦片上,像是跟隨族人腳步,環繞裏面另一根柱體,禮成這樣回歸部落的歸零儀式。許久以前,評論人江冠明曾記下Rahic Talif的話:「回到本來,迎向祖靈,那道門就會打開…藉著一個行動,一個聲音,或是一個心念來完成…歸零的力量在哪裏?」28

返回根源,總是再次的奠基,要求行動本身的每次更新,必得創新,所謂的根源在此便不斷重生,或許是Basalaigol的力量所在吧!

22 新港文書,又稱「新港文」,荷蘭人當時為了與原住民溝通和傳教,在現今台南一帶西拉雅平埔原住民所留傳下來的土地租借、買賣與借貸等方面的契約文書。
23 參見Archive Public這個網上刊物,該文網址:https://archivepublic.wordpress.com/texts/arjun-appadurai。
24 Walter J. Ong,Orality and Literacy,The Technologizing of the Word, 1982年由Methuen & Co. Ltd初版,2005年轉由Taylor & Francis e-Library再版,加拿大與美國同時發行。
25 班雅明,《說故事的人》,漢娜鄂蘭編,張旭東與王班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香港,頁77至100,頁 249至260。
26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賀自昭、王玖興譯,里仁書局印行,1984,台北,頁660。同前,p.660,參照法譯本加以修飾。
27 阿岡本,《潛能》,灕江出版社,譯者,王立秋、嚴和等,沙明校,2014年,頁203-217。
28 參見評論家江冠明的部落格,https://blog.udn.com/PASA9512/1117087

1 這段引言受益於Walter J. Ong的文思,並改寫,參見註釋(25),p.14。

2 2013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製作,藝術家王俊傑與「豪華­朗機工」團體共同創作,陸弈靜參與影像表演,於該年10月24日至27日,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多功能展演廳演出。

3 劇作家哈洛品特(Harold Pinter)將John Fowles的小說原著(1969)改編成電影劇本。

4 關於此作的英文聲明文件,請參見香港M+博物館的網站:https://www.mplus.org.hk/en/collection/objects/tehching-hsieh-19861999-thirteen-year-plan-2013467。關於華語部份,參見「回應《磋商之繩》」,李芹芹、謝德慶口述,2017.05.01,〈典藏今藝術〉,Artouch,https://artouch.com/art-views/content-1545.html

5「藝術很有事第12集之1:謝德慶的做時間」,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WV_KcSF4FA

6 這個詞是被Tino Sehgal所認可,參見《邁向操演時代:展演作為策展策略》(Performativity as Curatorial Strategy),Frorian Malzacher&Joanna Warsza合著,白斐嵐譯,書林出版有限公司,台北,2021,頁24。

7 https://cmagazine.com/articles/collecting-forever-on-acquiring-a-tino-sehgal

8 來自Michel Foucault的用語,參見L’Archéologie du savoir,Ed.Gallimard,1996年版,Paris,p.44-54。

9 Hal Foster在2004年發表於《十月》(October)秋季刊,網站:https://monoskop.org/File:Foster_Hal_2004_An_Archival_Impulse.pdf

10 Hal Foster , Bad New Days: Art, Criticism, Emergency,ed. Verso Books , 2015, London, p.32-34.

11 此詞來自李翔宇的優美譯筆,參見Hal Foster此書的中譯《來日非善:藝術、批評、緊急事件》,重慶大學出版社,2020,頁38。

12 Hal Foster , Bad New Days: Art, Criticism, Emergency , p.35。

13 參見註釋(9)。

14 Art Forum,2010年夏季號,文章標題就是TINO SEHGAL,網址: https://www.artforum.com/features/tino-sehgal-194569

15 這個策展論述聚焦於台東東海岸一帶(七里溪、都蘭山麓、都歷、金樽與長濱三間屋等海岸)原民藝術家與環境生態,以「造船」、「野燒」與「採集」為子題。至於議題本身,似乎是取自於或讓人聯想到吳明益的《黑潮島航》,當中的一句話:「海的聲音那麼大,就是因為它是地球最巨大的生態系,海的聲音是一切可聞與不可聞生命體的集合,聲音有時來自外在,有時來自內在,有些會在你的靈魂鑽孔,有些會喚醒你」。

16 參見原視新聞網,https://news.ipcf.org.tw/52292

17 參見本專輯。

18 同注(17)。

19 參見Art Forum藝術論壇,〈2022.10.2拉飛邵馬談《循路》的創作歷程〉,陳璽安採訪,網址:https://www.artforum.com.cn/interviews/14262

20〈陳豪毅訪談〉,訪談人:蔣伯欣、吳尚育。刊載於《另一個故事:臺東美術再探》,台東市,台東縣政府出版,2022年,頁234-243。

21〈差異的圓圈,重複的聚散——「蹲站坐臥-真正人」中的海象(seascape)空間〉,黃瀞瑩,《藝術家》雜誌548期,2021年1月號。

22 新港文書,又稱「新港文」,荷蘭人當時為了與原住民溝通和傳教,在現今台南一帶西拉雅平埔原住民所留傳下來的土地租借、買賣與借貸等方面的契約文書。

23 參見Archive Public這個網上刊物,該文網址:https://archivepublic.wordpress.com/texts/arjun-appadurai

24 Walter J. Ong,Orality and Literacy,The Technologizing of the Word, 1982年由Methuen & Co. Ltd初版,2005年轉由Taylor & Francis e-Library再版,加拿大與美國同時發行。

25 班雅明,《說故事的人》,漢娜鄂蘭編,張旭東與王班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香港,頁77至100,頁 249至260。

26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賀自昭、王玖興譯,里仁書局印行,1984,台北,頁660。同前,p.660,參照法譯本加以修飾。

27 阿岡本,《潛能》,灕江出版社,譯者,王立秋、嚴和等,沙明校,2014年,頁203-217。

28 參見評論家江冠明的部落格,https://blog.udn.com/PASA9512/1117087

分享
Email
Twitter
Facebook
作者

陳泰松,1983 年畢業於台灣國立藝專美術科西畫組,1992 年畢業於瑟基國立高等藝術學院 (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Arts de Paris-Cergy)。曾任台新文化藝術基金會台新獎觀察委員、2017-2019 台新文化藝術基金會藝術總監。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專長為攝影史及理論、西方當代藝術史,以及美學藝術評論,文章散見台灣各藝術刊物。

贊助
Archive
Archive
Issue 11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編序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羅秀芝
一篇關於2023 年清萊雙年展「開放世界」的紀事 索拉育・艾姆·烏亞育特(Sorayut Aiem-UeaYut)
超越展覽:印尼藝術雙年展的演變趨勢 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
流動的論述: 以金邊為對話的流體 潘.塞瑞培格納(Pen Sereypagna)和 烏斯.里諾(Vuth Lyno)

Issue 10 展覽健忘症
編序 /展覽健忘症,或思辨策展的機制 林宏璋
如何建立展覽檔案:一個由生成研究角度出發的初步提議 林志明
重新表述的展覽建構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口傳、元語言迷霧及其健忘症 陳泰松

Issue 9 策反遺忘
編序 /躍出知識論被劃定的邊界 陳璽安
標誌與網絡:論團結的各種媒介以及唯物論的國際主義 何銳安
白浪與非家:思索電影視野中的東台灣交通設施 吳其育、陳璽安
低度開發的記憶:策展方法再議與亞洲情境 陳琬尹

Issue 8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編序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羅秀芝
收穫與一則糧邦故事 普特拉・西達雅圖拉 (Putra Hidayatullah)
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中《羅摩衍那/拉瑪堅》史詩的政治性:解碼泰國統治階級的權力 紀和韻(Jiradej Meemala and Pornpilai Meemalai)
共同體的不滿:評析第十五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的關係質地 吳祥賓

Issue 7 差異南方
編序 /差異南方 林宏璋
南方:問與聽的藝術 徐文瑞
未知領域:東印度尼西亞的策展實踐起源 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
南方熱:「南方」作為台灣當代策展之方法 呂佩怡

Issue 6 策展的起點
編序 /策展的起點 羅秀芝
我們需要策展人嗎? Bùi Kim Đĩnh
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與「糧邦」的關係 ruangrupa
策展三軸線:倫理、政治與美學 羅秀芝

Issue 5 策展知識域
編序 /策展知識域 林宏璋
遇見知識 漢克.斯勞格
策展物 林宏璋
策展倫理學 陳孟熙

Issue 4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編序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徐文瑞
當斜坡文化遇到垂直城市: 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 徐文瑞
藝術史在全球當代藝術環境:路徑與挑戰 郭昭蘭
關於紀念的策展:「政治舞碼的編排條件」展演回顧 蘇菲・格茲 (Sophie Goltz)

Issue 3 策動表演性
編序 / 策動表演性 張懿文
舞動展覽:台灣美術館中的表演性策展學 張懿文
當下常態中的共處與共事: 泰國曼谷藝術文化中心的「視覺藝術公司」 帕威.瑪哈薩里南(Pawit Mahasarinand)
策展作為不服從的實踐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Issue 2 策展人的客廳
編序 / 策展人的客廳 羅秀芝
延展的客廳:空間和談話 ruangrupa(埃德.達瑪萬(Ade Darmawan),馬讓・安登(Mirwan Andan)
卸下慣常的重負 瑞克斯小組(Raqs Media Collective)
策展地誌學 羅秀芝

Issue 1 策展學
編序 / 進一步,退兩步 林宏璋
何謂策展學? 林宏璋
美國花 尤恩・古梅爾 (Yoann Gourmel) ,艾洛迪・羅耶 (Elodie Royer)
生來就不是一張白紙 艾琳・黎加斯比・拉米雷斯(Eileen Legaspi Ramirez)
Issue 11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編序 /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羅秀芝
一篇關於2023 年清萊雙年展「開放世界」的紀事索拉育・艾姆·烏亞育特(Sorayut Aiem-UeaYut)
超越展覽:印尼藝術雙年展的演變趨勢 阿佑斯・波宛吉 (Ayos Purwoaji)
流動的論述: 以金邊為對話的流體 潘.塞瑞培格納(Pen Sereypagna)和 烏斯.里諾(Vuth Lyno)

Issue 10 展覽健忘症
編序 / 展覽健忘症,或思辨策展的機制 林宏璋
如何建立展覽檔案:一個由生成研究角度出發的初步提議林志明
重新表述的展覽建構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口傳、元語言迷霧及其健忘症 陳泰松

Issue 9 策反遺忘
編序 / 躍出知識論被劃定的邊界 陳璽安
標誌與網絡:論團結的各種媒介以及唯物論的國際主義 何銳安
白浪與非家:思索電影視野中的東台灣交通設施 吳其育、陳璽安
低度開發的記憶:策展方法再議與亞洲情境 陳琬尹

Issue 8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編序 /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羅秀芝
收穫與一則糧邦故事 普特拉・西達雅圖拉 (Putra Hidayatullah)
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中《羅摩衍那/拉瑪堅》史詩的政治性:解碼泰國統治階級的權力 紀和韻(Jiradej Meemala and Pornpilai Meemalai)
共同體的不滿:評析第十五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的關係質地 吳祥賓

Issue 7 差異南方
編序 / 差異南方 林宏璋
南方:問與聽的藝術 徐文瑞
未知領域:東印度尼西亞的策展實踐起源 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
南方熱:「南方」作為台灣當代策展之方法 呂佩怡

Issue 6 策展的起點
編序 / 策展的起點 羅秀芝
我們需要策展人嗎? Bùi Kim Đĩnh
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與「糧邦」的關係 ruangrupa
策展三軸線:倫理、政治與美學 羅秀芝

Issue 5 策展知識域
編序 / 策展知識域 林宏璋
遇見知識 漢克.斯勞格
策展物 林宏璋
策展倫理學 陳孟熙

Issue 4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編序 /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徐文瑞
當斜坡文化遇到垂直城市: 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 徐文瑞
藝術史在全球當代藝術環境:路徑與挑戰 郭昭蘭
關於紀念的策展:「政治舞碼的編排條件」展演回顧 蘇菲・格茲 (Sophie Goltz)

Issue 3 策動表演性
編序 / 策動表演性 張懿文
舞動展覽:台灣美術館中的表演性策展學 張懿文
當下常態中的共處與共事: 泰國曼谷藝術文化中心的「視覺藝術公司」 帕威.瑪哈薩里南(Pawit Mahasarinand)
策展作為不服從的實踐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Issue 2 策展人的客廳
編序 / 策展人的客廳 羅秀芝
延展的客廳:空間和談話 ruangrupa(埃德.達瑪萬(Ade Darmawan),馬讓・安登(Mirwan Andan)
卸下慣常的重負 瑞克斯小組(Raqs Media Collective)
策展地誌學 羅秀芝

Issue 1 Curatography
編序 / 進一步,退兩步 林宏璋
何謂策展學?林宏璋
美國花 尤恩・古梅爾 (Yoann Gourmel) ,艾洛迪・羅耶 (Elodie Royer)
生來就不是一張白紙 艾琳・黎加斯比・拉米雷斯(Eileen Legaspi Ramir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