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 11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流動的論述: 以金邊為對話的流體

十多年前,我們在紐約的柬埔寨藝術節《柬埔寨季節(Season of Cambodia)》中偶然相遇。這場活動不僅為新世代的柬埔寨藝術家提供國際舞台,更匯聚來自各領域的藝術專業人士,包括建築師、設計師、城市規劃師和學者等等。我們的訓練背景雖然迥異;潘.塞瑞培格納( Pen Sereypagna)是一位建築師和城市研究員,而烏斯.里諾(Vuth Lyno)則是一位藝術家和策展人;但我們心中始終懷抱著相同的目標:創造一個給一般民眾、新興藝術家和年輕建築師的平臺,讓他們可以針對自己的生活環境、城市、以及涵蓋不同社會層面的議題發聲。與此同時,我們也思索著如何為這些目標生產更多反饋。另外,我們更期待打造一個讓東南亞藝術家、建築師、城市學者和研究人員交流的空間,讓他們和金邊居民以及柬埔寨的創意工作者建立連結、創造對話、帶動共同創作的可能,還有探討他們如何處理金邊及周邊地區所面臨的生活挑戰。《Currents》1 便是這樣一個寬廣目標的實踐,其藝術與哲學觀點以及各項計畫,都彰顯了這個抱負。

本文考察了《流體:金邊藝術與城市節2019(Currents: Phnom Penh Arts and Urban Festival 2019)》,期盼針對金邊提出一種另類的展覽模式。我們逐步探討了藝術節的實現過程,並詳述挑選展場的過程與當地如何相互響應。另外我們也將目光投向資助那些當地的活動事件,使展演和事件分散在城市的各個空間,進而展開亞洲或柬埔寨的藝術家、創意工作者以及一般民眾之間的對話。同時,我們觀察到《Currents》藉由平易近人的姿態, 尋找回饋當地社區、生態環境以及公共基設的契機。

2019年的《Currents》是策展人羅秀芝所策劃的《鏡城地誌學(Topography of Mirror Cities)》2 大型計畫中的一部分,除了獲得台灣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贊助外,還有當地和國際個人以及團體的贊助。這個在金邊舉辦的城市藝術節,有著各種大型計畫、對話、行動,而參與者包括藝術家、建築師、城市規劃師、研究人員、贊助商和學生等等。其中,Currents的靈感源自金邊的地理環境,由於這座城市位於四面河(Chaktomuk River,指金邊為一座河流匯集的城市,地處湄公河、巴薩河和洞里薩河以X形交會處)匯合之處,我們的生活和城市結構在此建立,而社會關係、知識、主體性以及城市的意義也在此相互交織。

作為柬埔寨的首都,金邊歷經無數社會、政治和文化的變遷,見證了城市不斷的變革與轉型。從昔日的王室之都、到殖民地城市、現代化的城鎮、再到內戰現場,今日的金邊已是座全球化的城市。獨特的城市與社群樣貌,深深受到歷史斷裂的影響。儘管金邊受特定的法律和行政規範限制,但城市內的空間卻展現了自由和隨意的特性。這一特性,使得我們可以引入各式各樣的節目或計畫。我們盼望藉由各種資源、與各方人士的合作、計劃各類節目,提供多元化的事件來探索這個城市空間。此舉意味著,《Currents》試圖探討群體和公共空間是如何塑造我們的社會關係、鄰里還有城市。至此,Currents不單只是物理上的流體,更構成了思想、對話、懸念、還有慾望的流動--而這正是社會實踐和改革的基礎。

《Currents》的18場活動在金邊各地的展場舉行,Google Map,2019年。

最一開始,秀芝就提出將《Currents》策劃成大型展演計劃的構想。隨後,當我們一起詳細研究金邊的特性時,卻發現這裡是由許多小型空間所組成,街道之間充滿了蓬勃的多元社群、小部分的藝術觀眾、還有分佈零散的藝術空間及社區。因此,我們選擇不在一個龐大的中心舉辦展覽,反之,鎖定與各地不同的社群合作,分散的事件打開了單點的展覽場地,讓展演橫跨了整個城市。在2019年舉辦的首屆《Currents》裡,共有31位藝術家、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以及5個獨立計畫和團體參與其中。活動形式有展覽、表演、電影放映、座談會和工作坊等,遍布在城市的14個場地中。每一場事件都聚焦於社會動員性和城市地理身體(urban geo-body)內在的互動、現存社會關係的生產和再生產,尤其針對「城市如何塑造我們,以及我們如何塑造城市」這一問題進行深度討論。

對於每一處展演的地點與場所,我們還深度探討其中的「歷史」與「脈絡」,以便製作最能與當地進行回應/對談的計畫或作品, 進一步在此基礎上,生產有關我們居住城市的嶄新對話。當時我們有個核心問題,要如何直接地將作品、對話和行動帶給金邊市民,而非止步於畫廊或美術館內。 基於這樣的想法,大部分的事件都順勢將《Currents》帶出了白盒子,進入到公共空間,為藝術計畫、為多元的空間、為當地的社群,提供了許多直接和具潛力的協商可能。此次展演的場地遍佈城市街區的巷弄、傳統市集的小店、 一所位於佛教寺院內的學校、四面河沿岸邊,以及其他構成居民社交的空間。

《Currents》開幕式在烏那隆寺(Wat Ounalom)內的廣島之家(Hiroshima House)的舉辦,2019 年。攝影:Pay Bunarath。
《橫渡水域(Across the Waters)》展覽中的觀眾,這是 2019 年《Currents》在烏那隆寺(Wat Ounalom)的廣島之家(Hiroshima House)舉辦的開幕活動。攝影:Pay Bunarath。
1 譯註: 儘管文章標題將Currents譯為「流體」,但為呈現Currents該字在英文意義裡的流動、水流、思潮、當前的、洋流等多重字義,故本文翻譯以原文呈現該計畫名稱。讀者能在後續的文中注意到塞瑞培格納和里諾使用此名稱的意義。
2策展地誌學(Topography of Mirror Cities)官方網站: http://www.topographyofmirrorcities.org/。

2019年《Currents》的開幕式在烏那隆寺(Wat Ounalom)內的廣島之家(Hiroshima House)舉行。廣島之家由日本建築師石山修武(Osamu Ishiyama)3為銘記人類歷史共有的悲劇而設計,並由柬埔寨社群和日本志願者於1995年至2006年間共同建造,寓示著美國原子彈轟炸下的廣島,以及紅色高棉(Khmer Rouge)4統治柬埔寨時的種族滅絕。建築的設計彷彿一座未完工的廢墟,將悲傷和具體的崩壞感延伸出廣島、金邊及其歷史的邊界之外。如今廣島之家是一所當地的社區學校,有著獨特磚牆和混凝土柱所建造的教室、圖書館和校舍。這所學校是附近兒童(包括流浪兒童)的教育庇護所,他們在這裡可以學習高棉語、英語、日語,以及電腦和藝術課程。

鑑於柬埔寨的佛教寺廟向來有作為教育場所的傳統,再加上廣島之家被視為當代重建的場所,以此場域為我們開幕的空間似乎非常合適。該寺廟坐落在歷史上交通、貿易樞紐的水路旁。我們將開幕活動命名為《橫渡水域(Across the Waters)》,展出了來自柬埔寨、寮國和台灣共三位藝術家的作品,還有當代舞者納噶.瑞迪(Nget Rady,柬埔寨)和其團隊同台演出的舞蹈表演。每一件作品都經過仔細斟酌,將概念與內容和這裡的水系與城市相互連結。許家維(台灣)展出一件如夢質地的雙頻道影像裝置,講述了17世紀荷蘭在亞洲進行鹿皮貿易的歷程,該貿易曾在柬埔寨引起一場海戰。薩旺達里·翁博通( Savanhdary Vongpoothorn,寮國/澳洲)在細緻的繪畫中,以一段段破碎的敘述編織寮國版的《羅摩衍那(Ramayana)》5,講述羅摩(Rama)和羅什曼那(Lakshmana)沿著河道旅行的情景,反映了藝術家作為難民所獨有的碎片化記憶和歷史。薩歐·思瑪歐(Sao Sreymao,柬埔寨)的作品則質疑了傳統文化裡(農曆豬年期間祭獻豬肉的行為)的悖論,對柬埔寨與外國政府建立的新經濟連接進行評議。

在展覽期間,觀眾不但有機會和前來讀書的孩子們見面,還能與這裡的藝術作品和建築結構互動。此外,《Currents》也在活動結束後,回饋教學設備給學校。比如說,有一次學校改變了教學策略,不使用傳統的舞蹈藝術影片,而是播放YouTube上的影片讓學生學習舞蹈。而教學使用的投影屏幕,便是《Currents》在展後捐給學校的。

金山村長向附近的孩子介紹《人民之聲計畫 (RoungKon Project)》,2019年。照片由Sa Sa Art Projects提供。
當地居民和觀眾參與《消逝無蹤(Fade Out)》+《小雞挖垃圾:尋找實踐 (Chicken Digs Rubbish: in Search of Praxis) 》, 展場位於前金山電影院小巷裡,2019年。照片由Sa Sa Art Projects提供。
3 http://setagaya-mura.net/ishiyama.arch.waseda/en/profile.html
4 http://setagaya-mura.net/ishiyama.arch.waseda/jp/hiroshimahouse.html
5 譯註:《羅摩衍那(Ramayana)》是古印度的代表性史詩之一,由詩人跋彌(Valmiki)創作。故事主軸圍繞羅摩英勇打敗拉凡納,並成功救出其妻悉達。此作品對印度和東南亞文化都產生了深遠影響,遍及爪哇、峇里、馬來西亞等地的廟宇壁畫皆有描繪該故事。

另一個展場位於前金山電影院(Kim Son Cinema)一帶。這裡是金邊最古老的社區之一,盡現街道生活獨有的質地。展覽在城市街區的小巷裡舉行,遍及咖啡館、雜貨店、改裝的計程機車上,當地居民每天晚上都會在這周圍聚集聊天。我們在金山社區和周邊居民群聚的小巷中,利用現有的牆面展出《人民之聲計畫 (RoungKon Project)》6中的作品《消逝無蹤(Fade Out)》;另一條居民用來聚會的小巷則擺放一張竹床,主題是《小夢想計劃 (Project Little Dream)》 的《小雞挖垃圾:尋找實踐 (Chicken Digs Rubbish: in Search of Praxis) 》。

《人民之聲計畫》是由一群充滿熱情的年輕柬埔寨建築師創立,旨在通過建築圖紙、訪談和其他形式的檔案記錄,推廣和彙編柬埔寨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的所有電影院的歷史。 在展覽中,他們運用多樣化且富於趣味的媒介,比如舊電影院的檔案照片和圖紙、電影胶卷以及VR設備,讓當地社區的年輕人和年長者能以操作、觀賞和參與的方式進行體驗。另一張竹條床上則陳列了由香港慈善機構所推動的《小夢想計劃》,該計劃致力於規劃和建造柬埔寨鄉村的學校,居民可以坐下來並與作品進行互動。

《城市的縫隙(Urban Seam)》 +《街坊生活研究 (Street Life Studies)》 這個展覽在俄羅斯市場 (Tuol Tom Poung Market) 附近一家經營服裝和鞋子的商店舉行,2019年。照片由Miguel Jerónimo提供。
藝術作品與商店共存並對話,於 《 Currents》「城市的縫隙」+ 「街頭生活研究」2019的展覽中。照片由Miguel Jerónimo提供。

《關鍵之聲 (Primary Voice)》 和 《街坊生活研究 (Street Life Studies)》是兩個致力於探索城市生活的計畫。《關鍵之聲》是一個跨學科的計畫,透過文件和對話,詳細記錄了服裝行業與城市的重大變革。而《街坊生活研究》 則由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 Sydney)和金邊的皇家藝術大學(RUFA)共同合作,為澳洲和柬埔寨的建築專業學生提供了一個平臺,讓他們能夠研究、分析、並解決金邊居民日常中所面臨的生活問題。在《城市的縫隙:一個柬埔寨城市的形成(Urban Seam: the Making of a Cambodian City)》的展演主題下,《關鍵之聲》通過攝影、訪談和互動裝置,引介對柬埔寨製衣業的研究,喚起了對製衣業勞工問題的關注。

來自《想像城市風景(Imaging Cityscape)》工作坊參與者所繪製的聲音地景製圖,《Currents》 2019。照片由Miguel Jerónimo提供。
藝術家薩歐·思瑪歐(Sao Sreymao)在《想像城市風景(Imaging Cityscape)》工作坊上展示她的聲音地景製圖,《Currents》2019。照片由Miguel Jerónimo提供。
6 譯註:RoungKon直譯中文的意思是「人們的聲音」或「人們的言語」。這個詞彙有強調社群和民眾的集體聲音之意味。

城市中的每個地方都是記憶的影像: 這一重寫本(palimpsest)7 記錄了勝利與悲傷、興盛與衰退、英勇與平凡交織的痕跡。 作為城市的一部分,我們穿行其中,觀察著眼前的風景,回憶著過去,直到這些影像明晰地印刻在我們的記憶之中。一座城市的街道、結構、建築都承載著豐厚的歷史論述,被視覺的眼睛和靈魂的記憶所注視。這些論述以影像建立了一種空間秩序, 使短暫的當下能被感知。一座城市的分解影像被化成觀看、認識、記憶和再現城市的途徑。城市被商品美學化,具體塑造出了一個宜居的形象,將城市裡的物件轉化成人們可記憶的事件,反映了不同階段的社會與政治修辭。為了探索城市,建築師和藝術家運用素描線條繪畫色彩、用攝影運動,將他們的情感、記憶、風景、建築和生活視覺化。這些都是形成一個地方的記憶、視覺化生活、感受週邊環境的路徑之一。在學習這些方法的過程中,我們共同舉辦了名為《想像城市風景(Imaging Cityscape)》的工作坊,旨在透過文字、影像和聲音喚醒我們對城市的記憶。參與者透過即興發展自己的繪圖語言,繪製並概念化他們對城市的文本、視覺和聲音記憶。 這個工作坊在獨立空間「來者何人(Kon Len Khnom)」8中舉辦,藝術和建築系的學生能在此交流、創作和分享作品。

譚瓦提(Tan Vatey)在《新田野(New Fields)》展覽上的作品,《Currents》2019。照片由Sa Sa Art Projects提供。
恩·里查達內斯( Eng Rithchandaneth)在《新田野(New Fields)》展覽現場的限地響應作品,《Currents》2019。照片由Sa Sa Art Projects提供。

遍佈整個金邊市的展覽中,我們難以忽略以開發之名,卻對城市景觀、歷史和生態所造成的持續暴力。在天然湖泊不斷被填平的同時,由資本主義所驅動的新大廈到處聳立,造成舊屋舊房正逐一被拆除的命運。 《新田野( New Fields)》展覽透過藝術家恩·里查達內斯(Eng Rithchandaneth,柬埔寨)、尼潘·奧拉尼韋斯納(Nipan Oranniwesna,泰國)和譚瓦提(Tan Vatey,柬埔寨)的新作品, 暫時改造了一間位於金邊百適河區( Tonle Bassac) 開發區中的高棉風格樓房。 百適河區(Tonle Bassac) 在法國殖民殖民時期被劃定為高棉人居住區的一部分,獨立後又被發展為高級現代別墅區(一如金邊的萬景崗(Boeung Keng Kang))。百適河區以其寬敞、有庭院和低層的建築聞名,在目前的政權下是最搶手的蛋黃區,可以進行利潤可觀的「開發」。過去幾十年裡,該地區經歷了重大的變革,新的高樓公寓和建築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然而代價卻是抹去城市的歷史,以及貧民區的被迫遷移。

瓦提介入了房子的前院,庭園裡裝置了許多被截斷的樹幹,又讓黏土磚的地板上冒出了一些幼苗。這些樹幹來自她祖母家的金星果樹,童年時期她常在那裡玩耍,但最近因為房屋翻新而被連根拔起。因此,藝術家尋找願意在展覽後收養這些幼苗的人。里查達內斯將房子的地板變成一個由草籽製成的沉浸式裝置。這讓長出的綠草看似在怪異的地景中掙扎,而從地面蔓出爬上了牆。藝術家關注國內外私人投資者客主導的土地計畫,這種都市「開發」的寄生性質正在日益蓬勃。樓上則是尼潘用木刻製成的詩意文字裝置。木地板上散落的文字取自貝拉·塔爾(Béla Tarr)的電影《都靈之馬(The Turin Horse,匈牙利,2011)》,藝術家與片中窘迫生活在曼谷的緬甸移工產生了共鳴:「暴風仍然在外面肆虐… 猶如無法控制地咆哮在荒蕪之地上(The storm continues to rage outside… as it rages unbridled over the barren land.)」《新田野》展出的作品旨在挑戰觀眾作為自然環境的客人,在居住或暫留的關係裡進行對峙和反思。而觀眾自展覽中領養植物,也意味著某種關照行動。

「普鲁莫敦·奥克 & 娜塔拉莎(Prumsodun Ok & NATARASA)」在金邊市作為背景的河岸上表演《摯愛(Beloved)》。照片由Miguel Jeronimo提供。
觀眾坐在被沙子覆蓋的地面上觀看「普鲁莫敦·奥克 & 娜塔拉莎(Prumsodun Ok & NATARASA)」的舞蹈表演,《Currents 》2019。照片由Miguel Jeronimo提供。
7 譯註:重寫本(palimpsest)字源於希臘語palimpsestos,意為「再度擦拭」。古羅馬人會把舊的羊、牛皮紙手稿擦拭掉,讓寫作面可以重複使用,然而這個洗刷過程並不徹底,因此會揭示出被遺忘或被新字覆蓋的知識和訊息。
8 譯註:高棉語中的「Kon Len Khnom」可以直譯為「你是誰」或「你們是誰」。這個表達常用於詢問他人的身份或姓名,屬於柬埔寨日常用語之一。但在中文日常對話中並不常見。

我們以重生的概念總結《Currents》,邀請了支持柬埔寨LGBTs的同志舞團「普鲁莫敦·奥克 & 娜塔拉莎(Prumsodun Ok & NATARASA)」,他們的作品在高棉古典舞中融入了當代舞蹈元素。首演的舞蹈作品《摯愛(Beloved)》以吳哥時代的故事為背景,步出了高棉國王與那伽​​(Naga)9的結合儀式,期盼為王國的農業土地帶來雨水、繁榮和活力。這場表演被定義為具有「特殊獻祭」意義的新舞蹈和音樂, 旨在將高棉藝術的概念作為當代生活裡靈性技術的體驗。在有限的預算下,團長普鲁莫敦靈巧地減少了設備的使用,而選擇以最純粹的形式呈現舞蹈。隨著夜幕低垂,城市的光影化為背景,這場舞蹈於覆蓋著沙子的河岸上演出,彼處就是城市旁的佛寺。演出期間只使用木頭火炬照明,凸顯了火、土、風和水這四個基本元素的感知。我們聚集在四面河的交匯處,沒有地方比這裡更適合展現聖舞的重生和活力了,因為如今的金邊依舊是一面充滿生機的佈景。

《Currents》是一個以藝術和設計唤醒夢想、想像和對話為基礎的節慶,這些藝術和設計可以成為一種社會實踐。藝術可以發生在任何地方、任何空間,並在任何時刻發生。《Currents》不限於將藝術展示於白盒子內,而是選用不同的空間和時間、不同的計畫專案進行實踐,促進與城市居民間不同社群的對話。考慮到當地藝術基礎設施有限的情況,我們與居民共同將共享的公共空間改造成互動、學習和體驗文化的地方。根據每個地點的歷史和脈絡,《Currents》都嘗試與其共鳴探索。我們在藝術和場地之間,創造性地運用現有的有限資源和生態系統,不斷找尋機會前去建立蘊含意義的連結。

9 譯註:根據高棉傳說,Naga是一種特殊的蛇神或龍王,又被描繪為神秘的水生生物,常被認為是守護水源和人類的神聖生物。Naga在柬埔寨和其他東南亞的神話中,時常扮演重要的角色,被認為是具有強大能力和守護能量的存在。

1 譯註: 儘管文章標題將Currents譯為「流體」,但為呈現Currents該字在英文意義裡的流動、水流、思潮、當前的、洋流等多重字義,故本文翻譯以原文呈現該計畫名稱。讀者能在後續的文中注意到塞瑞培格納和里諾使用此名稱的意義。

2 策展地誌學(Topography of Mirror Cities)官方網站: http://www.topographyofmirrorcities.org/

3 http://setagaya-mura.net/ishiyama.arch.waseda/en/profile.html

4 http://setagaya-mura.net/ishiyama.arch.waseda/jp/hiroshimahouse.html

5 譯註:《羅摩衍那(Ramayana)》是古印度的代表性史詩之一,由詩人跋彌(Valmiki)創作。故事主軸圍繞羅摩英勇打敗拉凡納,並成功救出其妻悉達。此作品對印度和東南亞文化都產生了深遠影響,遍及爪哇、峇里、馬來西亞等地的廟宇壁畫皆有描繪該故事。

6 譯註:RoungKon直譯中文的意思是「人們的聲音」或「人們的言語」。這個詞彙有強調社群和民眾的集體聲音之意味。

7 譯註:重寫本(palimpsest)字源於希臘語palimpsestos,意為「再度擦拭」。古羅馬人會把舊的羊、牛皮紙手稿擦拭掉,讓寫作面可以重複使用,然而這個洗刷過程並不徹底,因此會揭示出被遺忘或被新字覆蓋的知識和訊息。

8 譯註:高棉語中的「Kon Len Khnom」可以直譯為「你是誰」或「你們是誰」。這個表達常用於詢問他人的身份或姓名,屬於柬埔寨日常用語之一。但在中文日常對話中並不常見。

9 譯註:根據高棉傳說,Naga是一種特殊的蛇神或龍王,又被描繪為神秘的水生生物,常被認為是守護水源和人類的神聖生物。Naga在柬埔寨和其他東南亞的神話中,時常扮演重要的角色,被認為是具有強大能力和守護能量的存在。

分享
Email
Twitter
Facebook
作者

潘.塞瑞培格納( Pen Sereypagna)是新柬埔寨建築( New Khmer-Architecture)與范·莫里凡計劃(Vann Molyvann Project)的總監,該團隊由國際建築師和建築學生組成,致力於記錄范·莫里凡的作品。塞瑞培格納在不同的公司從事設計工作,包括金邊的「Archetype」、紐約的「Steven Harris Architects」和檀香山的「SHADE Group」。他對金邊的城市形式和柬埔寨現代建築的研究,已經成為柬埔寨、台灣、澳大利亞、美國以及東南亞多個展演和研討會的主題。他為學術期刊、建築雜誌和書籍比如「Docomomo International」、「a+u」和「ARCH+」撰寫了許多文章。塞瑞培格納目前是香港大學建築與城市研究(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的博士候選人,也是由蓋蒂基金會(Getty Foundation)贊助《東南亞場址和空間(Site and Space in Southeast Asia)》的參與學者。他還是《巴薩克系譜( Genealogy of Bassac ,UR Terreform,2021)》的合著者,該書獲得了2019年的格雷厄姆出版獎(Graham publication award)。

烏斯.里諾 (Vuth Lyno,生於1982年,金邊) 是藝術家、策展人和教育者,關注於空間、文化歷史和知識生產。他的藝術作品常常處理微小且被忽視的歷史、對社群的觀念、空間建構以及社會關係的形成。他運用多種媒介進行創作,包括攝影、錄像、雕塑、光影和聲音,擅長構建建築或空間結構作為互動情境。他相信集體性、講述故事以及文化物件的力量能作為重新想像社會性的潛在途徑。里諾也是柬埔寨藝術團體「Stiev Selapak」的成員之一,該團體創建和共營一個長期發展柬埔寨當代視覺藝術的計畫「Sa Sa Art Projects」。「Stiev Selapak」與里諾一同在教學、改革和創新藝術層面不斷推動具有批判意識的社群。里諾擁有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Binghamton, New York)的藝術史碩士學位( Master of Arts in History),以及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 Melbourne)的國際發展碩士學位( Master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贊助
Archive
Archive
Issue 12 亞洲的草根展覽份子
編序 /亞洲的草根展覽份子 陳璽安
步行,城市與劇場:論澳門藝術團體「足跡」的行街演出 吳思鋒
北京的同志與藝術:NGO場景與個人策展實踐的反思 楊紫
思索藝術煉金術:對科欽–穆吉里斯雙年展藝術家策展模式的反思 安努舒卡.拉堅德蘭(Anushka Rajendran)

Issue 11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編序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羅秀芝
一篇關於2023 年清萊雙年展「開放世界」的紀事 索拉育・艾姆·烏亞育特(Sorayut Aiem-UeaYut)
超越展覽:印尼藝術雙年展的演變趨勢 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
流動的論述: 以金邊為對話的流體 潘.塞瑞培格納(Pen Sereypagna)和 烏斯.里諾(Vuth Lyno)

Issue 10 展覽健忘症
編序 /展覽健忘症,或思辨策展的機制 林宏璋
如何建立展覽檔案:一個由生成研究角度出發的初步提議 林志明
重新表述的展覽建構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口傳、元語言迷霧及其健忘症 陳泰松

Issue 9 策反遺忘
編序 /躍出知識論被劃定的邊界 陳璽安
標誌與網絡:論團結的各種媒介以及唯物論的國際主義 何銳安
白浪與非家:思索電影視野中的東台灣交通設施 吳其育、陳璽安
低度開發的記憶:策展方法再議與亞洲情境 陳琬尹

Issue 8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編序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羅秀芝
收穫與一則糧邦故事 普特拉・西達雅圖拉 (Putra Hidayatullah)
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中《羅摩衍那/拉瑪堅》史詩的政治性:解碼泰國統治階級的權力 紀和韻(Jiradej Meemala and Pornpilai Meemalai)
共同體的不滿:評析第十五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的關係質地 吳祥賓

Issue 7 差異南方
編序 /差異南方 林宏璋
南方:問與聽的藝術 徐文瑞
未知領域:東印度尼西亞的策展實踐起源 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
南方熱:「南方」作為台灣當代策展之方法 呂佩怡

Issue 6 策展的起點
編序 /策展的起點 羅秀芝
我們需要策展人嗎? Bùi Kim Đĩnh
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與「糧邦」的關係 ruangrupa
策展三軸線:倫理、政治與美學 羅秀芝

Issue 5 策展知識域
編序 /策展知識域 林宏璋
遇見知識 漢克.斯勞格
策展物 林宏璋
策展倫理學 陳孟熙

Issue 4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編序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徐文瑞
當斜坡文化遇到垂直城市: 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 徐文瑞
藝術史在全球當代藝術環境:路徑與挑戰 郭昭蘭
關於紀念的策展:「政治舞碼的編排條件」展演回顧 蘇菲・格茲 (Sophie Goltz)

Issue 3 策動表演性
編序 / 策動表演性 張懿文
舞動展覽:台灣美術館中的表演性策展學 張懿文
當下常態中的共處與共事: 泰國曼谷藝術文化中心的「視覺藝術公司」 帕威.瑪哈薩里南(Pawit Mahasarinand)
策展作為不服從的實踐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Issue 2 策展人的客廳
編序 / 策展人的客廳 羅秀芝
延展的客廳:空間和談話 ruangrupa(埃德.達瑪萬(Ade Darmawan),馬讓・安登(Mirwan Andan)
卸下慣常的重負 瑞克斯小組(Raqs Media Collective)
策展地誌學 羅秀芝

Issue 1 策展學
編序 / 進一步,退兩步 林宏璋
何謂策展學? 林宏璋
美國花 尤恩・古梅爾 (Yoann Gourmel) ,艾洛迪・羅耶 (Elodie Royer)
生來就不是一張白紙 艾琳・黎加斯比・拉米雷斯(Eileen Legaspi Ramirez)
Issue 12 亞洲的草根展覽份子
編序 / 亞洲的草根展覽份子 陳璽安
步行,城市與劇場:論澳門藝術團體「足跡」的行街演出 吳思鋒
北京的同志與藝術:NGO場景與個人策展實踐的反思 楊紫
思索藝術煉金術:對科欽–穆吉里斯雙年展藝術家策展模式的反思 安努舒卡.拉堅德蘭(Anushka Rajendran)

Issue 11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編序 /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羅秀芝
一篇關於2023 年清萊雙年展「開放世界」的紀事索拉育・艾姆·烏亞育特(Sorayut Aiem-UeaYut)
超越展覽:印尼藝術雙年展的演變趨勢 阿佑斯・波宛吉 (Ayos Purwoaji)
流動的論述: 以金邊為對話的流體 潘.塞瑞培格納(Pen Sereypagna)和 烏斯.里諾(Vuth Lyno)

Issue 10 展覽健忘症
編序 / 展覽健忘症,或思辨策展的機制 林宏璋
如何建立展覽檔案:一個由生成研究角度出發的初步提議林志明
重新表述的展覽建構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口傳、元語言迷霧及其健忘症 陳泰松

Issue 9 策反遺忘
編序 / 躍出知識論被劃定的邊界 陳璽安
標誌與網絡:論團結的各種媒介以及唯物論的國際主義 何銳安
白浪與非家:思索電影視野中的東台灣交通設施 吳其育、陳璽安
低度開發的記憶:策展方法再議與亞洲情境 陳琬尹

Issue 8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編序 /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羅秀芝
收穫與一則糧邦故事 普特拉・西達雅圖拉 (Putra Hidayatullah)
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中《羅摩衍那/拉瑪堅》史詩的政治性:解碼泰國統治階級的權力 紀和韻(Jiradej Meemala and Pornpilai Meemalai)
共同體的不滿:評析第十五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的關係質地 吳祥賓

Issue 7 差異南方
編序 / 差異南方 林宏璋
南方:問與聽的藝術 徐文瑞
未知領域:東印度尼西亞的策展實踐起源 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
南方熱:「南方」作為台灣當代策展之方法 呂佩怡

Issue 6 策展的起點
編序 / 策展的起點 羅秀芝
我們需要策展人嗎? Bùi Kim Đĩnh
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與「糧邦」的關係 ruangrupa
策展三軸線:倫理、政治與美學 羅秀芝

Issue 5 策展知識域
編序 / 策展知識域 林宏璋
遇見知識 漢克.斯勞格
策展物 林宏璋
策展倫理學 陳孟熙

Issue 4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編序 /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徐文瑞
當斜坡文化遇到垂直城市: 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 徐文瑞
藝術史在全球當代藝術環境:路徑與挑戰 郭昭蘭
關於紀念的策展:「政治舞碼的編排條件」展演回顧 蘇菲・格茲 (Sophie Goltz)

Issue 3 策動表演性
編序 / 策動表演性 張懿文
舞動展覽:台灣美術館中的表演性策展學 張懿文
當下常態中的共處與共事: 泰國曼谷藝術文化中心的「視覺藝術公司」 帕威.瑪哈薩里南(Pawit Mahasarinand)
策展作為不服從的實踐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Issue 2 策展人的客廳
編序 / 策展人的客廳 羅秀芝
延展的客廳:空間和談話 ruangrupa(埃德.達瑪萬(Ade Darmawan),馬讓・安登(Mirwan Andan)
卸下慣常的重負 瑞克斯小組(Raqs Media Collective)
策展地誌學 羅秀芝

Issue 1 Curatography
編序 / 進一步,退兩步 林宏璋
何謂策展學?林宏璋
美國花 尤恩・古梅爾 (Yoann Gourmel) ,艾洛迪・羅耶 (Elodie Royer)
生來就不是一張白紙 艾琳・黎加斯比・拉米雷斯(Eileen Legaspi Ramir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