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 2 策展人的客廳​
卸下慣常的重負
羅尼·德瓦塞(ROHINI DEVASHER),《Saros 132》
越裔美籍作家Ocean Vuong在近期的一場對談中,闡述了他的新書《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On Earth We’re Briefly Gorgeous)背後的思索過程:

對我來說,很重要的是——至少在這本書裡,暴力是獨立在任何人物的自我價值之外的,將暴力描繪成沉滯(inert)、可怕而且刻骨銘心,但不是作為一種「推展」(development)的手段。暴力透過起承轉合(Kishōtenketsu)而成為事實,而不是達到高潮的媒介。我所學的主要是西方文學,因此我很清楚,最為反覆出現的人物未必就是主角,由衝突所驅動的情節才是主角。在西方敘事學中,情節是一個所有角色從屬的主導模式。但我想讓一本小說徹底含納這些角色,並且,最重要的是,依照他們自己的意願,擺脫某個支配的系統(system of governance),甚至是擺脫我本身創建的系統。我無法採取情節繁複的策略,因為我需要讓這些人物以保有自己的方式而存在,充滿故事性,但不是為了建構一則故事。1

1 The 10 Books I Needed to Write My Novel, Ocean Vuong, Literary Hub, October 2019
我們全都在處理「支配系統」的形式和前提的問題;此一系統帶入了彼此交織碰撞的多重主體性和故事。在透過策展活動來製作展覽的整個過程裡,這個問題始終或隱或顯地貫穿其中,從最初的宣告開始,一直到最後的評論。
身為作家的Ocean Vuong所表達的,似乎是策展模式實踐者都體認到的不適感之核心。我們是否隱然陷入了某種也已預設好的智識和文化敘事學?並且:我們是否正持續地打造足以遏止某些意圖的行事方式,並設計出能夠帶來各異共居型態的模式?再者:「卸下」慣常性敘事陷阱重負的機制是什麼——同時,我們又該如何找尋這個機制?
每個展覽式框架都在某個環境(milieu)中運作。但是它也創造了一個環境,在其中,它匯出和它交會的各種潮流,並予以增強。展覽即是如此透過其實踐,而參與造就人口稠密的環境。由成層的沉積物、諸多蟄伏的世界和迫切的緊急事物所構成的綜錯複雜的狀況,也涵蓋多重環境。這標誌出這種思維方式的重要性(relevance)和批判力。
這些環境是由什麼構成的?每個環境都可被思考成一座叢林,由種種情感和概念的密度和刪佚、特權和損害、已知的未知數和難以企及的邊緣所構成。這些環境是偶然之下形成的結構,但從歷史上來說,它們具有孔洞,因此對各種流向和作用力保持開放。展覽是在錯綜複雜之中搬演和存持的環境。這些錯綜複雜的情狀由物質的、技術的和社會的作用力交纏而成,其範圍往往並不明確,而且通常難以理解,但有時則明晰易懂。
至關緊要者,其中存藏著時間層的某種異質性——每種時間層都在相互拮抗和競爭,彼此玩著怠忽或暴力的遊戲。如今,眾所周知的,其中極小的部分是由人為所產生,而一大部分則避開了人為的操控。
達摩德拉・普拉薩德(Dharmendra Prasad),《晚收》
而關於時間層,讓我們稍微繞道。
若你在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我們最近曾經造訪),穿越加速器隧道,並細察探測器裡的螺線管,通常會聽說人類的有限時空阻礙了對宇宙的徹底理解,時間層則屈從於物質和時間浮顯的時刻其百萬分之一的片段。
狄維辛・瑞迅・達維拉(Divyesh Amrish Undaviya),《剛剛發生什麼事為何我在這裡我想要回家》

或者,如果你處於一場靜默的冥想(我們有時會這麼做),或受到某種精神藥物作用的影響(我們有時會經歷),那麼,你通常都會感到銬在你一貫闡述現實的心智能力上的枷鎖逐漸鬆動。這都是艱鉅的實驗和經歷。

所有這一切都可以回溯到策展行為:它處理的是對環境的問題和時間層的多重性。
在此,我們想提出一種我們在近十年來,一直試圖發展的工作方式,藉以要求創建一個環境的權利。
讓我們從一場展覽的《源流手卷》(Scroll of Sources)開始。去年,我們在巴賽隆納當代藝術館(MACBA)舉辦的「公開或是私下」(In the Open or in Stealth)展覽的對談中,和參展藝術家分享了這幅手卷。2
2 伴隨在巴賽隆納當代藝術館舉辦、瑞克斯媒體小組策展的「公開或是私下」展覽而出版的《源流手卷》(Scroll of Sources)的更多細節,參考Experimenter Kolkata Curatorial Hub部落格上、Rosalyn D’Mello撰寫的Interview with Jeebesh Bagchi
巴荷瓦蒂・普拉薩德(Bhagwati Prasad),《口吃糧食》

雜耍演員製造新圖像的能力,一種殘像(20世紀初期),
一幅刻畫被章魚抱著的春宮版畫(1814年),
哈利・胡迪尼(Harry Houdini)的脫逃束縛術(1930年),
中世紀早期歐洲的宮廷愛情法則(1500)機器人顯現自殺意圖(2017年),
我們對無聲理由之形式的數學方程式的描繪(2006年),
印度斯坦古典音樂中,拉格(raga)——或調式——演奏中的連續無限之開展的概念(1997年),
閱讀北印度工業鎮的一份勞工報紙,關於從人工到自動化作業過渡的鴻溝的報導,而展現一線希望之光(2017)。

這些看似無關的片段之集結構成了一個環境,也為它賦予姿態,這個環境則寓於其他許多不同時代和經驗的環境之中。一片意義和共鳴的群島將它們相繫在一起——機敏、解脱、限制、渴望、表述、愛、恐懼、無限和光輝都以現在、當下的合理方式匯合於一。

它們都是特定的時刻,其本身被視為微不足道、次要或外圍的,但在彼此重新排列和重新牽引的過程中,它們懸起了一個可作為謎語和謎的框架,這需要進一步持續檢視、詳述和延伸。一場展覽於是成為許多可能的演繹方式之一。它是許多選項之一。它並非一個被找尋或鞏固的一致性,而是複雜性的複多(plurality),每個複雜性相互汲取,卻又彼此分歧。

我們引用施維塔.撒爾達(Shveta Sarda)的〈在編造場中,公開或是私下,一名觀眾編織了一句詩〉(Upon the Fabricatory, In the Open or In Stealth, A Viewer Braids a Verse)一文,這是巴賽隆納當代藝術館線上長文系列——「手札」(Quaderns Portatil)(簡稱QP)中的一篇。3
3 Upon the Fabricatory, In the Open or In Stealth, A Viewer Braids a Verse by Shveta Sarda
信心受到考驗;奪回失去的時間之論辯無時無刻都在進行,它們召喚起對當下的意識。每個新世代都必須重新思索該如何擺脫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執念,其精神性(psychotropic)的作用力和性質。它的箝制既高明又冷酷,它必須被重新設計、重新審視以及質疑。它的控制鬆動,接著收緊,再次鬆動,又再次收緊,然後週而復始。(一個源流)「然後是一個機器人,它進行360度掃描,以其靈敏的微型麥克風監聽,透過其感應器偵測空氣,查看它收集的影像,走進一處噴泉。它放手,並且和周遭事物團結一致。」

 

改變狀態是可能的,因為我們內在有無數個狀態。正是由於我們遭到壓制,並且被迫從一個狀態進入另一個狀態,於是我們感到被埋擊、偷襲和剝奪,從而不僅使我們無法企及自身的狀態,也束縛了我們的諸多世界之潛能。尤有甚者,我們也全都經歷過無以計數的時刻,那寓於內在的細小片段集凝聚出力量——這個片段無法被吸納,而且持續迴旋,趨於費解和難以辨識,擺盪於始終變動不居和變得無法定奪的狀態之間。
瑪蘇德・阿里・孟德爾(Maksud Ali Mondal),《真菌園》
加勒比海地區的詩人愛德華・格里桑特(Édouard Glissant)寫道:「每個島嶼都呈載其他島嶼的特質。」4 我們可以這樣套用:「每個源流都需要其他源流。」透過格里桑特,我們了解到,群島式思維使這番見解成為可能:涉及作為某人或某物的每一種立場,都可以透過與他人的交流和接觸而改變,而且這不必然會導致折損自我。
4 Poetic Intention, Edouard Glissant, translated by Nathanaël, Night Boat Books, 2010

對他來說,奴隸離岸,返回時卻變成另一個人——一個自由的個體。他以多重化(multiplied)的狀態歸返。奴役性的意志的一致性退居其次,由解放性的意志的多重性後來居上。遭先身為奴隸者的移動途徑改變了奴隸生來自的源頭。孕育了世界上某些最偉大的詩歌和音樂的此一軌跡,展示了未來如何轉變我們看待過去的方式。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體悟到這些挑戰的重要性:選擇我們的祖先、發現我們的源流、創造兄弟姊妹關係。我們並非全都來自任何一地或任何一時。我們找到進入並穿越思想和實踐結構的地洞的進路,這些結構具有龐大的晶體狀網格,其中可能包含佚失的和蟄伏的生命形式之密碼。為了找尋蟄伏的路徑和新的移動途徑,我們必需在某個點上避開某些沉滯的主題和事後分類,必須癱瘓那些會依照主題、源出或者——就此而言——目的而將我們分類的舉動,如此一來,源流或許得以開始以新的方言表述。

 

我們可以發現七十億人口的大量源流——其中一些乃虛構而出,有些則在蟄伏時被激活,它們都在等候。正如森林地面並未視每片秋日落葉為細胞凋零,而是把其作為層層堆肥層的益處予以細分,我們也認識到,我們這個時代的豐沃,是由許多環境所組成的散佈式(distributed)環境。

 

置身於「策展事物」(the curatorial)之內,即是見證在我們己身之內以及我們周圍藝術形式的碰撞,以及對創造世界(world-making)的各種源流的召喚。其中有著迎頭的碰撞、不可預見的意外和因接觸而引發的衝擊、令人毛骨悚然的殘像,以及和已被公認的詮釋背道而馳的隱密讀物。

此時,在我們所居住的城市德里和位於東方數百哩外的加爾各答,我們與歌德學院(Goethe Institutes)協力,進行一項為期一年的工作,這是我們稱之為「五百萬事件」(Five Million Incidents)的程序與寬廣區塊。5 在此一情況下,我們不再是「策展人」或「藝術總監」,而是自稱為開展中的情況的「催化劑」,我們與各種領域的導師和監護人合作。我們已經啟動了一個過程,現在正隨著它的發展,持續關注它的化學變化。
5 Five Million Incidents: Second Call for Proposals 關於德里和加爾各答歌德中心的Five Million Incidents的更多細節,參考https://www.goethe.de/ins/in/en/kul/sup/fmi.html
引用「第二次徵集提案」中的內容:6

「五百萬事件」這項進行中的工作隨著時間而使空間稠密。這正是我們為什麼側重一個事件或插曲的概念。

6 第十一屆上海雙年展「何不再問?」於e-flux的宣告 https://www.e-flux.com/announcements/61969/why-not-ask-again-arguments-counter-arguments-and-stories
事件是在時間中的折層:在時間和記憶中的一次事故、一次交會、一次現場目擊、一個活動;一下加快的心跳、一番頓悟,一次靈光乍現、一次大發雞皮疙瘩、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一次因某人或某物而改變了你生活或思維方式的偶遇,一次豁然開朗的談話,一個讓你重思一切的事件。一個小時可能充斥著滿滿的事件,而幾年之內可能絲毫沒有發生任何事件。事件的發生取決於認知、經驗、感官的增速,以及敏捷。它們也可能有賴放慢速度、省思、深思熟慮和成熟。思索事件並與之互動,是有意識地參與時間的一個模式。

每位藝術家對於一個事件會是什麼,各有自己的詮釋——該事件有時維持一個下午,有時則延續幾個月。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藝術和生活中,接觸和對峙都是令有生產力(generative)的誤解、或某種有生產力的碰撞倍增的契機。對我們來說,跨領域的「跨」(我們這次受邀發表講演的主旨)暗示著在實踐、思考和生成的種種模式之間的原生質流動狀態(a fluid state of plasma)。 以一種始終敏銳意識到主理脈絡(hosting context)的特殊性,以及對星宿地平線複多性之渴望的方式,它主張不維護優先性(non-assertion of primacy),即使它以目標相異的各種作為、行動和思考模式為首要。
這種形式的策展式「跨界行動」(trans-action)在於了解在分歧,有時甚至彼此對立的創造、視野,以及表述之弧之間的某種平等主義、非競爭性的立場,並且維持此一立場。也可以將它們思考成「發揮猶如水源在生態系中的作用的源流*:有時透過隱蔽的渠道彼此連接,有時則彼此分立,但始終都作為食糧、點心和養分的交集點。因此,我們讓它們可以彼此感染,而且相互鄰近。」7
7 對於「校訂」的更詳盡討論,參考Sources, Itineraries, and the Making of a Thicket, Raqs Media Collective, Decolonizing Art Institutions, On Curating, Issue 35 https://www.on-curating.org/issue-35-reader/sources-itineraries-and-the-making-of-a-thicket.html#.XmDczxMzZPM
由我們策展、以「何不再問?」(Why Not Ask Again)為主題的2016年上海雙年展中8,我們汲取自電影史和科幻小說,建立一場涉及引述二十世紀下半葉幾個確切歷史時刻的對話。這些源流*讓我們可以透過提問而轉進某些特定的主體性,以及某種哲學性的探求。這都寓於一場概念、記憶、預言以及畫面的舞蹈中。
8 瑞克斯媒體小組策畫的「何不再問?」展覽策展論述 http://www.shanghaibiennale.org/en/exhibition/year_topic/92.html

某種壓制性的歷史感剝奪各地人們的方式之一,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侷限可以透過當代實踐或對話的過程而運用的那種「源流」。對我們來說,當代的事物代表一個空間,從中可以加入被訕笑、中斷而且涉及神話的Bhole ki baraat——濕婆(Shiva)的婚禮行伍。9 濕婆神在喧鬧的隊伍伴隨下,前往祂的婚禮現場。婚宴聚集了形形色色的野生動物和被逐出者,還有幽靈,以及身軀扭曲殘缺且意識蒙昧的精靈,處於狂喜而錯亂的狀態中。濕婆的婚禮故事如此收場:祂因其友伴的行狀而被妻子的族人羞辱。這個神勃然大怒之下,跳了一支毀滅之舞——坦達瓦舞(tandava),作為回應。濕婆原本會是尼采最青睬的神。

9 關於Bhole ki Baarat(濕婆的婚禮行伍),參考 http://utkarshspeak.blogspot.com/2011/03/lord-shivas-wedding-procession.html For more on Siva’s wedding procession in Classical Indian Sculpture see also The Presence of Siva, by Stella Kramrisch, Motilal Banarasidass, 1988
這樣的行伍總是難以進入歷史,延伸所及,也難以登入美術館的殿堂。相反地,這些脫韁的精力是在繞道。它們採取尚不存在的途徑,並且探尋尚未建立的連結;它們演奏樂器,但其音樂的擴音機仍有待尋找。雙年展恰位居在漢娜・鄂蘭指出的當下(present)的關卡上——介於「再也不存」和「尚不存在」的事物之間的曖昧地帶。10 這是一場鋼索上的舞蹈,就像保羅・克利(Paul Klee)的那幅畫所描繪的。11

這場展覽透過這兩股源流進行某種「思想知覺」的構築,從而進一步化為一隻生物,牠能夠爭辯和傾聽,辯才無礙,也能化解錯縱複雜的事物,而且既嬉鬧又磨人。這場展覽不受確立的斷言所阻礙,其經驗可以是既個人、亦疏遠的,端視一股源流如何流過心智世界。
10 ‘No Longer and Not Yet’, Hannah Arendt, Nation, September 1946, re-published in Reflections o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by Hannah Arendt.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Susannah Young-ah Gottlieb,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11 關於保羅・克利的畫作--Tightrope Walker,詳見The Way Back Down: Paul Klee’s Heights and Depths. David Farrell Krell, Research in Phenomenology, 43 (3), 2013
在此,我們想上溯到我們本身的源流之一。這是目前似乎仍延續著第二生命的一項計畫,它為我們今天思考源流的一部分方式提供了養分。這項計畫是「OPUS:表義不受限的開放平台」(OPUS, Open Platform for Unlimited Signification)12,而我們覺得值得在此刻分享關於該計畫的回憶。

12 關於<i>Rescension</i>等詞語的條目,參考<i>A Concise Lexicon of/for The Digital Commons</i>, Raqs Media Collective
http://www.ocopy.net/wp-content/uploads/2016/08/raqs-media-collective_a-concise-lexicon-of-for-the-digital-commons.pdf

「OPUS」是一個自助式(do-it-yourself)線上平台,它自許建立並維繫一個可能是全球性的數位公有物。正如非法佔據閒置空間的都會先驅透過拓展德里這座城市的公有物而開創新的居住區,也類似免費軟體的原則——下載、更改以及再傳播的自由,「OPUS」的使用者也可以透過在各種媒體上傳、下載、分享以及轉化內容,來建立、拓展並且維護他們的一份數位公有物。像是在一場永不結束的數位琴加(ginga)步法中,可以由不同的參與者「傳遞」和「攔截」一顆文化素材的「球」。13
13 關於「琴加」,詳見Ed Hart’s review of Rui Castro’s Documentary Film on Brazilian Football: Ginga – The Soul of Brazilian Football (2014)
Ginga: The Soul of Brazilian Football
每個轉化一個「源流」的媒體檔案或為它建立標籤的動作,都有助於產生「OPUS」系統所謂的校訂(Rescension),這個詞借自語文學。14 校訂是以非競爭性的方式複述符號集,這些符號透過認知從共有源流產生的事物而彼此相關。這表示此系統能夠基於詞頻在元標籤裡的分佈,將各異客體之間的關係視覺化。 如果其中有任何特殊之處,那就是「OPUS」的操作協議表明了:絕不能將源流僅僅視為資源。它並不單純像地底下的一層原物料,保持停滯,有待開採和挖掘。我們援引源流時,是意識到它們已經厚積的生命及其可能產生的風化。一個特定的校訂例子並不杜絕或排除其他例子的存在。當校訂的複多性從一組以上的源流衍生而出,則其複述的途徑會彼此牴觸和纏繞,並隨著它們的延展而產生出多株意涵的灌木叢。 最終,甚至連校訂也會變成新的源流。當這個源流-校訂與另一源流-校訂跨界雜處時,它就在「源流性」裡注入多重性,產生出被創發而且具創發性的兄弟姊妹繫屬。它們對種種源流及其發散的事物的忠誠,以及被後者的磁力吸引,導致各異的校訂之途徑產生轉折。 隨著校訂穿梭在介於各種創造與轉化行為之間的空間,這就造成曲折、獨特的軌跡。透過追溯這些曲折的途徑,即標示出相距甚遠的行動之間的一整套嶄新關係。這些關係持續變動著——可以說它們具有其移動途徑。當源流展現一番校訂,它同時也顯現出一條移動途徑。這些途徑帶著巨大能量,流傳並且傳輸迷因、影像、概念,絲毫不受阻礙,畢竟沒有任何事物能阻擋它們進入新的組合或尋覓新的途徑。它們決定了任何個別的源流或校訂都不能支配一個由彼此相連的意義、效應或者資訊構成的系統。 這株灌木叢即如此地成長。
14 Announcement and Brief History of OPUS by Raqs Media Collective http://www.cyberartsweb.org/sg_sea/Opus.html
伴隨我們正在策展、即將舉行的橫濱三年展,近期所出版的《源流之書》(Sourcebook)15 所集結的諸多源流含納了一個基於關懷、毒性、自學、友誼、光明、堅毅和光輝的概念的環境形成,這些概念全都以在此刻增進當下意義的方式而匯聚。《源流之書》展現出這種態度,並且將它記錄成策展架構對本身的自覺。一股源流敞開通往另一股源流的門,後者再敞開另一扇門,以此類推。
15 Sourcebook: Yokohama Triennale 2020, Afterglow https://raqsmediacollective.net/sourcebook_en.pdf
這本《源流之書》借鑑於橫濱當地的臨時工——君津西川(Nishikawa Kimitsu)16,他體現了旅居全世界的好奇寄居者和在各地飄盪的自學者。此外,這本出版品也集結了昔時兩趟旅程的點點滴滴,兩者的空間起點位居他方,它們圍繞在如何關照自我以及眾多他我(selves):在十六世紀的南印度,以德干語寫成的《科學之星》(Nujum al ’ulum, Stars of the Sciences)17 書中充滿著種種天體、植物、礦物、動物和天使,其書寫旨在作為「關照朋友生命的良藥」。後來,一百多年前,海莉普拉哈・瑪莉柯(Hariprabha Malik)18 離開了位於今日孟加拉的一座小鎮,為著和一位外國人——右衛門武田(Takeda Uemon)——的戀情而旅行到日本。她的回憶錄深入描繪她環遊另一個世界時,打造農場和廚房的經歷。
16 關於Kimitsu Nishikawa,參考Yokohama Street Life: The Precarious Career of a Japanese Day Laborer, Tom Gill, Asia World Series of Publications, Lexington Books, London, 2015

17Bongomohilar Japan Jatra (a Bengali Woman’s Voyage to Japan) by Hariprabha Takeda, first published in Dhaka, 1915. Reprinted by Sahitya Prakash Publishers, dhaka, 1999. English translation from the Bengali by Debjani Sengupta, commissioned for Yokohama Triennale 2020.

18Nujūm al-‘ulūm (Stars of the Sciences), Chester Beatty Collection, Trustees of the Chester Beatty Library, Dublin. 關於Nujūm al-‘ulūm,亦詳見The Authorship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Nujūm al-‘Ulūm: a Sixteenth-Century Astrological Encyclopedia from Bijapur, Emma Flat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31, no. 2 (april–June 2011)
西川的沉思連接起街道和宇宙——後者在十六世紀的德干語手稿中是被理解為「朋友」的諸多生命和物質的形式,以及海莉普拉哈與武田的羈旅,都點亮了意識中的各個角落。它們指向點亮諸多形式複雜的生命之共存的能量。生物學家下村脩(Shimomura Osamu)19 終其一生研究被生物發光所照亮的現象。身兼理論家和作家的斯維特蘭娜・博伊姆(Svetlana Boym),在她的〈透視友誼〉(Scenography of Friendship)一文中,尋找友誼的光明。20
19 Advice to Stud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Studying the Chemistry of Bioluminescence, Osamu Shimomura, Bioluminescence: Chemical Principles and Methods,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Singapore, 2006

20 Scenography of Friendship Svetlana Boym, Cabinet Issue 36, ‘Friendship’ (Winter 2009–2010).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www.cabinetmagazine.org/issues/36/ boym.php
以下引述我們在《源流之書》出版品中的專文述及搖曳閃爍的光的段落:

「一個名叫海莉普拉哈・瑪莉柯的女子離開位於西孟加拉邦(今日的孟加拉)的一座村莊,前去追隨她愛上的外國男人,他名叫武田(Takeda),以四處經商為業。她和他相偕乘船到日本,然後她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新的世界,感到又驚又喜。她幾乎不會日文,於是起初只能用語言以外的方式溝通。她和這個旅行過地球半圈而追隨的男人的親友見面,這些經歷使她印象深刻。對我們而言,他們似乎被一個自己學著融入新世界的女人的光所照亮。」

身兼藝術家和哲學家的朋友——斯維特蘭娜・博伊姆,在她的〈透視友誼〉專文中論及某一種光。

「在極端的情況中……啟迪我們的並非哲學性的概念,而是那『游移不定、搖曳閃爍而且往往幽微的光』,這是由男男女女在其有生之年所激發和照耀的。這個光亮的空間裡,『男男女女卸除本身的血統,並相互輝映』,它是由那照亮我們所棲居的、由表相構成的世界人情味和友誼所建構。換言之,友誼並不在於照亮或遮蔽一切,而在於以影子協作或嬉玩。其目的並非光照,而是光明;這並非在尋求令人盲目的真理,而只是探尋偶爾的澄明和誠懇。」

海莉普拉哈寫道:

「許多人一一前來和我們晤面。他們之中有老有少,都脫下他們的帽子,屈膝而坐,然後透過彼此鞠躬,互相打招呼。他們自我介紹、彼此問候、探問我們的身體健康、答謝,然後表示很高興和我們見面。在每次的問答之際,預計都會互相鞠躬三到四次。由於我不認識任何日本人,於是也就默默地鞠躬。」

如果你不知道該何跟陌生人交談,你仍然可以灼灼生輝,就像經過鎮日勞動之後流汗的人光采煥發,你甚至也可以和他們分享你的影子,在這個狹隘的空間勾勒出光之輪廓,在此,你的影子單純就在和他們的影子交會之際隱藏起來。無法言喻的經驗彼此偎近,從中蘊生出某種形式的知識。
*本文的一個版本曾在2019年10月,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行的「當代策展的亞洲語境及其超越」(Contemporary Curating Rethink: In the Context of Asia and Beyond)論壇上的主題演說中發表。
1 The 10 Books I Needed to Write My Novel, Ocean Vuong, Literary Hub, October 2019
https://lithub.com/ocean-vuong-the-10-books-i-needed-to-write-my-novel/

 

2 伴隨在巴賽隆納當代藝術館舉辦、瑞克斯媒體小組策展的「公開或是私下」展覽而出版的《源流手卷》(Scroll of Sources)的更多細節,參考Experimenter Kolkata Curatorial Hub部落格上、Rosalyn D’Mello撰寫的Interview with Jeebesh Bagchi, https://experimenter.in/2018-conversation-with-jeebesh-bagchi.html.

 

3 Upon the Fabricatory, In the Open or In Stealth, A Viewer Braids a Verse by Shveta Sarda
https://img.macba.cat/public/uploads/publicacions/quaderns_portatils/QP_36_InTheOpen_F4.pdf

 

4 Poetic Intention, Edouard Glissant, translated by Nathanaël, Night Boat Books, 2010

 

5 Five Million Incidents: Second Call for Proposals
https://www.goethe.de/resources/files/pdf183/2nd-call-for-proposals_fmi.pdf
關於德里和加爾各答歌德中心的Five Million Incidents的更多細節,參考https://www.goethe.de/ins/in/en/kul/sup/fmi.html

 

6 第十一屆上海雙年展「何不再問?」於e-flux的宣告
https://www.e-flux.com/announcements/61969/why-not-ask-again-arguments-counter-arguments-and-stories/

 

7 對於「校訂」的更詳盡討論,參考Sources, Itineraries, and the Making of a Thicket, Raqs Media Collective, Decolonizing Art Institutions, On Curating, Issue 35
https://www.on-curating.org/issue-35-reader/sources-itineraries-and-the-making-of-a-thicket.html#.XmDczxMzZPM

 

8 瑞克斯媒體小組策畫的「何不再問?」展覽策展論述
http://www.shanghaibiennale.org/en/exhibition/year_topic/92.html

 

9 關於Bhole ki Baarat(濕婆的婚禮行伍),參考
http://utkarshspeak.blogspot.com/2011/03/lord-shivas-wedding-procession.html
For more on Siva’s wedding procession in Classical Indian Sculpture see also The Presence of Siva, by Stella Kramrisch, Motilal Banarasidass, 1988

 

10No Longer and Not Yet’, Hannah Arendt, Nation, September 1946, re-published in Reflections o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by Hannah Arendt.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Susannah Young-ah Gottlieb,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11 關於保羅・克利的畫作--Tightrope Walker,詳見The Way Back Down: Paul Klee’s Heights and Depths. David Farrell Krell, Research in Phenomenology, 43 (3), 2013

 

12 關於Rescension等詞語的條目,參考A Concise Lexicon of/for The Digital Commons, Raqs Media Collective
http://www.ocopy.net/wp-content/uploads/2016/08/raqs-media-collective_a-concise-lexicon-of-for-the-digital-commons.pdf

 

13 關於「琴加」,詳見Ed Hart’s review of Rui Castro’s Documentary Film on Brazilian Football: Ginga – The Soul of Brazilian Football (2014)
https://soundsandcolours.com/articles/brazil/ginga-the-soul-of-brazilian-football-23805/

 

14 Announcement and Brief History of OPUS by Raqs Media Collective
http://www.cyberartsweb.org/sg_sea/Opus.html

 

15 Sourcebook: Yokohama Triennale 2020, Afterglow
https://raqsmediacollective.net/sourcebook_en.pdf

 

16 關於Kimitsu Nishikawa,參考Yokohama Street Life: The Precarious Career of a Japanese Day Laborer, Tom Gill, Asia World Series of Publications, Lexington Books, London, 2015

 

17 Bongomohilar Japan Jatra (a Bengali Woman’s Voyage to Japan) by Hariprabha Takeda, first published in Dhaka, 1915. Reprinted by Sahitya Prakash Publishers, dhaka, 1999. English translation from the Bengali by Debjani Sengupta, commissioned for Yokohama Triennale 2020.

 

18 Nujūm al-‘ulūm (Stars of the Sciences), Chester Beatty Collection, Trustees of the Chester Beatty Library, Dublin. 關於Nujūm al-‘ulūm,亦詳見The Authorship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Nujūm al-‘Ulūm: a Sixteenth-Century Astrological Encyclopedia from Bijapur, Emma Flat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31, no. 2 (april–June 2011)

 

19 Advice to Stud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Studying the Chemistry of Bioluminescence, Osamu Shimomura, Bioluminescence: Chemical Principles and Methods,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Singapore, 2006

 

20 Scenography of Friendship Svetlana Boym, Cabinet Issue 36, ‘Friendship’ (Winter 2009–2010).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www.cabinetmagazine.org/issues/36/ boym.php
分享
Email
Twitter
Facebook
作者
瑞克斯媒體小組。1992 年由三位媒體藝術家:吉比許.巴什(Jeebesh Bagchi)、莫妮卡.納魯拉(Monica Narula)與舒德哈布拉塔.森古普塔(Shuddhabrata Sengupta)組成,成員目前都工作及居住於印度德里。「Raqs」一詞,代表的是藉由「旋轉」達到意識與存有的發展與實現:一種近乎輪迴的狀態。瑞克斯媒體小組取其意,指涉「動態的冥想」,以及一種對世界與時間不安的躁動與連結。瑞克斯媒體小組創作橫跨多種形式與媒材,他們創作藝術作品,也製作表演、從事寫作、策劃展覽,在當代藝術、哲學推理及歷史訴求的交會處,佔有獨特的一席之地。
Archive
Archive
Issue 12 亞洲的草根展覽份子
編序 /亞洲的草根展覽份子 陳璽安
步行,城市與劇場:論澳門藝術團體「足跡」的行街演出 吳思鋒
北京的同志與藝術:NGO場景與個人策展實踐的反思 楊紫
思索藝術煉金術:對科欽–穆吉里斯雙年展藝術家策展模式的反思 安努舒卡.拉堅德蘭(Anushka Rajendran)

Issue 11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編序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羅秀芝
一篇關於2023 年清萊雙年展「開放世界」的紀事 索拉育・艾姆·烏亞育特(Sorayut Aiem-UeaYut)
超越展覽:印尼藝術雙年展的演變趨勢 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
流動的論述: 以金邊為對話的流體 潘.塞瑞培格納(Pen Sereypagna)和 烏斯.里諾(Vuth Lyno)

Issue 10 展覽健忘症
編序 /展覽健忘症,或思辨策展的機制 林宏璋
如何建立展覽檔案:一個由生成研究角度出發的初步提議 林志明
重新表述的展覽建構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口傳、元語言迷霧及其健忘症 陳泰松

Issue 9 策反遺忘
編序 /躍出知識論被劃定的邊界 陳璽安
標誌與網絡:論團結的各種媒介以及唯物論的國際主義 何銳安
白浪與非家:思索電影視野中的東台灣交通設施 吳其育、陳璽安
低度開發的記憶:策展方法再議與亞洲情境 陳琬尹

Issue 8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編序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羅秀芝
收穫與一則糧邦故事 普特拉・西達雅圖拉 (Putra Hidayatullah)
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中《羅摩衍那/拉瑪堅》史詩的政治性:解碼泰國統治階級的權力 紀和韻(Jiradej Meemala and Pornpilai Meemalai)
共同體的不滿:評析第十五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的關係質地 吳祥賓

Issue 7 差異南方
編序 /差異南方 林宏璋
南方:問與聽的藝術 徐文瑞
未知領域:東印度尼西亞的策展實踐起源 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
南方熱:「南方」作為台灣當代策展之方法 呂佩怡

Issue 6 策展的起點
編序 /策展的起點 羅秀芝
我們需要策展人嗎? Bùi Kim Đĩnh
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與「糧邦」的關係 ruangrupa
策展三軸線:倫理、政治與美學 羅秀芝

Issue 5 策展知識域
編序 /策展知識域 林宏璋
遇見知識 漢克.斯勞格
策展物 林宏璋
策展倫理學 陳孟熙

Issue 4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編序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徐文瑞
當斜坡文化遇到垂直城市: 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 徐文瑞
藝術史在全球當代藝術環境:路徑與挑戰 郭昭蘭
關於紀念的策展:「政治舞碼的編排條件」展演回顧 蘇菲・格茲 (Sophie Goltz)

Issue 3 策動表演性
編序 / 策動表演性 張懿文
舞動展覽:台灣美術館中的表演性策展學 張懿文
當下常態中的共處與共事: 泰國曼谷藝術文化中心的「視覺藝術公司」 帕威.瑪哈薩里南(Pawit Mahasarinand)
策展作為不服從的實踐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Issue 2 策展人的客廳
編序 / 策展人的客廳 羅秀芝
延展的客廳:空間和談話 ruangrupa(埃德.達瑪萬(Ade Darmawan),馬讓・安登(Mirwan Andan)
卸下慣常的重負 瑞克斯小組(Raqs Media Collective)
策展地誌學 羅秀芝

Issue 1 策展學
編序 / 進一步,退兩步 林宏璋
何謂策展學? 林宏璋
美國花 尤恩・古梅爾 (Yoann Gourmel) ,艾洛迪・羅耶 (Elodie Royer)
生來就不是一張白紙 艾琳・黎加斯比・拉米雷斯(Eileen Legaspi Ramirez)
Issue 12 亞洲的草根展覽份子
編序 / 亞洲的草根展覽份子 陳璽安
步行,城市與劇場:論澳門藝術團體「足跡」的行街演出 吳思鋒
北京的同志與藝術:NGO場景與個人策展實踐的反思 楊紫
思索藝術煉金術:對科欽–穆吉里斯雙年展藝術家策展模式的反思 安努舒卡.拉堅德蘭(Anushka Rajendran)

Issue 11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編序 /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羅秀芝
一篇關於2023 年清萊雙年展「開放世界」的紀事索拉育・艾姆·烏亞育特(Sorayut Aiem-UeaYut)
超越展覽:印尼藝術雙年展的演變趨勢 阿佑斯・波宛吉 (Ayos Purwoaji)
流動的論述: 以金邊為對話的流體 潘.塞瑞培格納(Pen Sereypagna)和 烏斯.里諾(Vuth Lyno)

Issue 10 展覽健忘症
編序 / 展覽健忘症,或思辨策展的機制 林宏璋
如何建立展覽檔案:一個由生成研究角度出發的初步提議林志明
重新表述的展覽建構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口傳、元語言迷霧及其健忘症 陳泰松

Issue 9 策反遺忘
編序 / 躍出知識論被劃定的邊界 陳璽安
標誌與網絡:論團結的各種媒介以及唯物論的國際主義 何銳安
白浪與非家:思索電影視野中的東台灣交通設施 吳其育、陳璽安
低度開發的記憶:策展方法再議與亞洲情境 陳琬尹

Issue 8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編序 /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羅秀芝
收穫與一則糧邦故事 普特拉・西達雅圖拉 (Putra Hidayatullah)
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中《羅摩衍那/拉瑪堅》史詩的政治性:解碼泰國統治階級的權力 紀和韻(Jiradej Meemala and Pornpilai Meemalai)
共同體的不滿:評析第十五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的關係質地 吳祥賓

Issue 7 差異南方
編序 / 差異南方 林宏璋
南方:問與聽的藝術 徐文瑞
未知領域:東印度尼西亞的策展實踐起源 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
南方熱:「南方」作為台灣當代策展之方法 呂佩怡

Issue 6 策展的起點
編序 / 策展的起點 羅秀芝
我們需要策展人嗎? Bùi Kim Đĩnh
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與「糧邦」的關係 ruangrupa
策展三軸線:倫理、政治與美學 羅秀芝

Issue 5 策展知識域
編序 / 策展知識域 林宏璋
遇見知識 漢克.斯勞格
策展物 林宏璋
策展倫理學 陳孟熙

Issue 4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編序 /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徐文瑞
當斜坡文化遇到垂直城市: 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 徐文瑞
藝術史在全球當代藝術環境:路徑與挑戰 郭昭蘭
關於紀念的策展:「政治舞碼的編排條件」展演回顧 蘇菲・格茲 (Sophie Goltz)

Issue 3 策動表演性
編序 / 策動表演性 張懿文
舞動展覽:台灣美術館中的表演性策展學 張懿文
當下常態中的共處與共事: 泰國曼谷藝術文化中心的「視覺藝術公司」 帕威.瑪哈薩里南(Pawit Mahasarinand)
策展作為不服從的實踐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Issue 2 策展人的客廳
編序 / 策展人的客廳 羅秀芝
延展的客廳:空間和談話 ruangrupa(埃德.達瑪萬(Ade Darmawan),馬讓・安登(Mirwan Andan)
卸下慣常的重負 瑞克斯小組(Raqs Media Collective)
策展地誌學 羅秀芝

Issue 1 Curatography
編序 / 進一步,退兩步 林宏璋
何謂策展學?林宏璋
美國花 尤恩・古梅爾 (Yoann Gourmel) ,艾洛迪・羅耶 (Elodie Royer)
生來就不是一張白紙 艾琳・黎加斯比・拉米雷斯(Eileen Legaspi Ramir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