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 6 策展的起點
策展三軸線:倫理、政治與美學
尤瑪 · 達陸 x KAHE Community,〈串連〉。Ring Project#1 《關於島嶼的隱喻》,策展人:羅秀芝+ gudskul,2021雅加達雙年展,印尼國家美術館,雅加達,現場裝置照,2022年。
如同對於藝術的認識論,關於藝術策展的認識論,根據不同的知識體系,將呈現不同的想像樣貌。不同的思考個體,在權力、規範、文化和歷史的交叉和作用軸線中,呈現出在世界中不同的位置以及與他者相異的相對關係;並且,策展認識論和美學、自由等形而上學問題、藝術性的本質等息息相關,和如何界定倫理、政治,同樣密不可分。
有鑑於此,對於當前主流的藝術認識論,出現了反省的聲浪。例如倡導全球南方論的論述,聲稱我們生活在一個由「貫穿現代的三種主要統治形式資本主義、殖民主義和父權制度所主導的世界裡1」而且,這種統治形式為包含了經濟、政治和文明的霸權知識認識論提供服務。因此,鼓吹起身抵抗這種統治造成的不公正,反抗這種現代統治的本體論、認識論和政治基礎,以及美學觀念。拉丁美洲的批判哲學家們,紛紛揭示解放哲學的構想,承擔起為他者、受害者、被父權壓迫者以及被蹂躪者發聲的責任2。雖然,全球南方論不免有過度化約論的傾向,但我認同其反對單一普遍認識論與美學的看法;因此,本論文嘗試從倫理、政治和美學這三個軸線,勾勒策展的一個想像座標。從策展三軸線的角度出發,每個人都可以因參考軸線的差異,繪製出全然不同的策展座標,進而呈現策展認識論的多元性。
1 Boaventura de Sousa Santos, ‘Toward an Aesthetics of the Epistemologies of the South: Manifesto in Twenty-Two Theses’, in “Knowledge Born in the Struggle: Constructing the Epistemologies of the Global South”, edited by Boaventura de Sousa Santos and Maria Paula Mens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20, pp.117-125, p.117.
2 Enrique Dussel, ’Philosophy of Liberation, The Postmodern Debate, and Latin American Studies’, in “Coloniality at Large: Latin America and the Postcolonial Debate”, edited by Mabel Moraña, Enrique Dussel, and Carlos A. Jáuregui, Durham &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8, p.342.
拉黑子 · 達立夫 x Valume Escape,〈訊息〉。Ring Project#1 《關於島嶼的隱喻》,策展人:羅秀芝+ gudskul,2021雅加達雙年展,印尼國家美術館,雅加達,現場裝置照,2022年。

他者共生的倫理軸線

就某個角度而言,最廣泛的對於何謂倫理,其實就是關於何謂美好的生活,以及如何活出美好生活的問題。然而,女性主義者卻發現,即便是如此廣泛的問題,在主流的倫理觀中,卻始終忽略人際關係的道德意義,過度關注人的獨立、自主、權利與自由,忽略與他人的親密、愛的關係,並且排除了兒童、老人、殘疾者等邊緣族群3。女性主義者的倫理觀點朝向關係性的轉向,此舉並非為了關注小規模的親密家庭關係的倫理,而是指向「個人即政治」的倫理與政治哲學,同時,對當代倫理與政治哲學提出批判。女性主義認為當代倫理與政治哲學過度關注物質財富的再分配,而對其他方面的壓迫不夠關注。因此,認為我們應該擴大倫理關注的範疇4
除了關係性的轉向之外,女性主義的倫理面向,也擴及對生態的關注。單單只廢除西方文明中男性中心主義(androcentric)和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c)的偏見是不夠的,還必須針對文化/自然、理性/感性、人類/動物等二元對立的觀點進行批判,重新編織新的敘事以維繫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元性5
因此,本文「策展三軸線」所指的倫理,強調關係性與生態性的倫理觀,尋求與他者共生的倫理軸線。
3 Samantha Brennan, ‘Feminist ethics’, i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Ethics”, edited by John Skorupski,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10, pp.515-516.
4 ibid, pp.517-519.
5 (美)格雷塔·戈德,帕特里克·D.墨菲主编,蔣林譯,〈緒論〉,《生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理論、闡釋和教學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頁3。
Baan Noorg Collaborative Arts and Culture x Extract Collective,〈555號房〉。Ring Project#1 《關於島嶼的隱喻》,策展人:羅秀芝+ gudskul,2021雅加達雙年展,印尼國家美術館,雅加達,現場裝置照,2022年。

邊緣相依的政治光譜

如果,巴塔耶(George Bataille)在《被詛咒的份額》(The Accursed Share)中對美學和最終政治的思考,是一種存在干擾力的、不斷持續威脅的邊緣,且展示了真實的宇宙學和世界過剩史,追溯了人類文明的無用消費和長期揮霍,指出了遊戲、藝術、奢侈品甚至宗教,代表了人類最終的理想追求6。以奢侈消耗生命能量的方式,點出藝術所具有的邊緣政治性。那麼,漢娜 · 鄂蘭以希臘城邦的意義為代表的政治性,提供了「策展三軸線」另一個貼近日常生活的政治軸線。
漢娜 · 鄂蘭「按照城邦的意義來理解政治性,則其目的或存在的理由就是建立並維繫一空間的存在,使得作為秀異之自由能夠顯現。在這個領域當中,自由乃一世界性之實在,因言說可被聽見、因行動可被看見、因事件可被人討論、回憶,然後講成故事,最終被載入人類歷史的鉅冊之中。無論何事發生在顯現的空間裡,即便不是行動的直接產出,就其本質而言都是政治的7。」即便是就詞源學的角度來看,政治也是起源於城邦(polis);所有在創作過程中,尤其是表演藝術家所呈現的自由,也是和城邦息息相關,因為,表演者需要觀眾才能展現其才藝,需要他者在場,因此,需要一個人群聚居所形成的公共空間8,這樣的公共空間就是城邦。
在巴塔耶的眼中,藝術以一種奢侈消耗生命能量的方式成為人類最終的理想追求;對於漢娜 · 鄂蘭而言,藝術家是唯一的勞動社會裡面碩果僅存的「工作者」9。因為,從鄂蘭「行動的生活」(vita activa)的角度來看,人類的根本活動有勞動、工作和行動這三種。勞動保障生命的存活與延續,工作的產物賦予人類恆久性和耐久性,行動則致力於開創各種政治體,並創造歷史條件10。對於鄂蘭而言,「行動和言說是兩種顯著的政治活動11」而「從事行動和言說的人則是需要最有能力的『工匠人』的幫助,也就是藝術家、詩人、歷史家、紀念碑建造者或作家,因為如果沒有這些人的幫助,他的活動的唯一產物,他們上演和訴說的故事,就無法流傳下去。為了讓世界成為人們希望它成為的樣子,也就是人生在世的家園,這個人類的設施造作必須是個適合行動和言說的場所,因為這些活動不僅僅對於生計一點用處也沒有,在性質上更是迥異於藉此生產世界及其中一切事物的種種製造活動。12」鄂蘭對於藝術的想像,停留在某種產出具有「不朽性」的具體「作品」的藝術類型,其功能是為了將言說者和行動者的故事流傳下去。事實上,當代藝術中的諸多藝術實踐,是屬於非物質性傾向的類型,本身即具有政治性的言說與行動。
在此,我特別想點出當代藝術實踐的言說與行動性格,特別是放到鄂蘭以「城邦」詮釋的政治性,因為這樣的城邦並不是有實體地點的城市,而是由有共同的行動和言說的人民組織,「它的真正空間是在為此而共同生活的人群之間,不管他們身處何處13」這樣的空間正是當代藝術所致力開展的空間,不管是巴塔耶式從邊緣干擾所揭示的,還是透過鄂蘭式的言說和行動的政治性所開展的空間,都是本文所指的「藝術地誌」所描述的空間,也就是藉由藝術實踐與行動所開拓的空間。
這個「藝術地誌」所描繪的空間,和鄂蘭的城邦類似,相異之處則在於賦予藝術家不只是「工作者」的角色,而是具有言說與行動能力者,這個空間不只是具體的現實空間也是抽象的空間。一如鄂蘭所言,這個空間,唯有透過「他人的臨在」而「照亮公共領域」,才可能驅散人們寂寞心靈的黑暗14,以及基於對世界的愛(鄂蘭以讓愛人產生連結的中間者孩子,作為世界的代表,孩子的出現意味著新的世界性,對這個世界性的愛是人類力量當中最強大的)15,和「公民情誼」(Philia politike)這種由世界的空間(the space of the world)所拉出來的對人保持尊重的距離16,才可能持續存在。他人的臨在所照亮的最黑暗之處,即是最需要「擴大的心智」(enlarged mentality)所想像和感受的最邊緣之所,且完全擺脫私人利益之處,此為邊緣相依的最高政治性所在。
6 Georges Bataille, ‘Gender, and Sacrificial Excess’, Sean P. Connolly, in “The Comparatist”, Volume 38, October 2014,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pp. 108-127.
7 過去和未來之間(Between Past and Future),阿倫特(Hannah Arendt)著,王寅麗,張立立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年,頁215-216。
8 同上註。
9 《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漢娜 · 鄂蘭 (Hannah Arendt),林宏濤譯,台北:商周、城邦文化出版,二版,2021年4月,頁141。
10 同上註,頁10-12。
11 政治的承諾(The Promise of Politics),漢娜 · 鄂蘭(Hannah Arendt),蔡佩君譯,二版,新北市:左岸文化/遠足文化,2017年,頁122。
12 《人的條件》,同前註,頁205。
13 同上註,頁241。
14 同上註,頁281。
15 同上註,頁286。
16 同上註,頁287。
Shellda “Alienpang” x Roompok,〈鯰魚樂樂村〉。Ring Project#1 《關於島嶼的隱喻》,策展人:羅秀芝+ gudskul,2021雅加達雙年展,印尼國家美術館,雅加達,現場裝置照,2022年。

藝術地誌的美學微光

根據Ewa Plonowska Ziarek的分析,美學在今天至少具有三種含義,第一種是指藝術實踐的一般理論,第二種是指藝術的接受理論,也就是如何欣賞或鑑賞藝術品,第三種是關於感性理論的經驗、實踐和知識,在這個意義上,美學不必然指藝術,而關注不同感官,諸如觸覺、視覺、味覺、嗅覺,甚至包含愉悅、痛苦或厭惡的感覺17。其中,第三種含義和酷兒理論或其他性少數的情感轉向特別有關,體現的是和階級、種族、環境和其他政治現象有關的由慾望和權力關係所決定的關係。當代女性主義者特別注意到鄂蘭作品中政治行為的美學層面,基於鄂蘭認為每個人的出生即為世界帶來新生性,代表一個新的開創性的起點,引發公共生活不可預測的差異性奇蹟,以及政治行動者的複數性和個別獨特性,所造成的多元的政治美學維度。鄂蘭的政治和藝術實踐理論之間,最明顯的交集是行動與敘事之間的相互構成關係,因為行動即是「生產故事」。首先,政治行為和敘事行為都具有變革性的潛力,特別是作為邊緣化主體的政治表達手段,其次,政治行為和審美行為相互關聯,變革性的政治實踐產生故事,而敘事透過故事具有紀念意義來補充行為,再回顧性地塑造其含義。最後,敘事不僅揭示了政治行為的美學補充,更顯現了美學實踐的異質性18
倘若,就鄂蘭以城邦意義所理解的政治性來看,若將其美學實踐的潛力,在上述的新生性與複數性之外,再加上營造城邦,也就是一個可供言說與行動的公共空間的政治潛力,那麼,鄂蘭的作品所具有的就是一種藝術地誌的美學潛能,也就是創造一個空間、一個地方的美學潛能,而且,這個地方同樣具有新生性與複數性。然而,鄂蘭也向我們提出警語「現代的無世界性(worldlessness)在增加,我們中間的一切都在萎縮,這也可說是荒漠的擴張。……那唯一希望就是:我們雖然居住於荒漠中,卻不屬於荒漠,我們有能力將荒漠轉化為人類世界。……歸根結底,人類世界永遠是人amor mundi(對世界之愛)的產物,由人所創造,其潛在不朽性永遠受限於建造者的生命有限性,以及新來者的誕生。哈姆雷特之嘆總是成立的:「這時代是亂了套:啊!該詛咒的不幸/竟要我生來把它反正!」在這意義上,世界永遠是沙漠,需要新生者使它重新開始。……而在這虛無主義處境中,無物性和無人性正虎視眈眈要毀滅世界。19」也許,在逐漸荒漠化的世界裡,我們可以回顧一下鄂蘭追溯「文化」一詞的古羅馬發源,根據她的研究,文化源自古羅馬文colere,具有陶養、寓居、照料和維繫的意思,也就是人透過培育和照顧的方式與自然互動,直到締造一個宜居的所在。由此可見,羅馬人傾向與將藝術視為一種農事,是對自然的培育,而希臘人則以令人敬畏的方式來馴服、統治自然20。或許,是時候我們該重新省思羅馬人的遺產了,思考如何以照顧自然的藝術概念,打造宜居的地方。這或許正是荒漠中,藝術地誌所發出的美學微光。
17 Ewa Plonowska Ziarek, ‘Aesthetics and the Politics of Gender: On Arendt’s Theory of Narrative and Action’ i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Feminist Philosophy” , edited by Ann Garry, Serene J. Khader, and Alison Stone,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17, p. 474-476.
18 ibid, p.477.
19 政治的承諾(The Promise of Politics),漢娜 · 鄂蘭(Hannah Arendt),蔡佩君譯,二版,新北市:左岸文化/遠足文化,2017年,頁267-270。
20 過去和未來之間(Between Past and Future),阿倫特(Hannah Arendt)著,王寅麗,張立立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年,頁289-292。
1 Boaventura de Sousa Santos, ‘Toward an Aesthetics of the Epistemologies of the South: Manifesto in Twenty-Two Theses’, in “Knowledge Born in the Struggle: Constructing the Epistemologies of the Global South”, edited by Boaventura de Sousa Santos and Maria Paula Mens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20, pp.117-125, p.117.
2 Enrique Dussel, ’Philosophy of Liberation, The Postmodern Debate, and Latin American Studies’, in “Coloniality at Large: Latin America and the Postcolonial Debate”, edited by Mabel Moraña, Enrique Dussel, and Carlos A. Jáuregui, Durham &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8, p.342.
3 Samantha Brennan, ‘Feminist ethics’, i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Ethics”, edited by John Skorupski,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10, pp.515-516.
4 ibid, pp.517-519.
5(美)格雷塔·戈德,帕特里克·D.墨菲主编,蔣林譯,〈緒論〉,《生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理論、闡釋和教學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頁3。
6 Georges Bataille, ‘Gender, and Sacrificial Excess’, Sean P. Connolly, in “The Comparatist”, Volume 38, October 2014,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pp. 108-127.
7 過去和未來之間(Between Past and Future),阿倫特(Hannah Arendt)著,王寅麗,張立立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年,頁215-216。
8 同上註。
9《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漢娜 · 鄂蘭 (Hannah Arendt),林宏濤譯,台北:商周、城邦文化出版,二版,2021年4月,頁141。
10 同上註,頁10-12。
11 政治的承諾(The Promise of Politics),漢娜 · 鄂蘭(Hannah Arendt),蔡佩君譯,二版,新北市:左岸文化/遠足文化,2017年,頁122。
12《人的條件》,同前註,頁205。
13 同上註,頁241。
14 同上註,頁281。
15 同上註,頁286。
16 同上註,頁287。
17 Ewa Plonowska Ziarek, ‘Aesthetics and the Politics of Gender: On Arendt’s Theory of Narrative and Action’ i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Feminist Philosophy” , edited by Ann Garry, Serene J. Khader, and Alison Stone,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17, p. 474-476.
18 ibid, p.477.
19 政治的承諾(The Promise of Politics),漢娜 · 鄂蘭(Hannah Arendt),蔡佩君譯,二版,新北市:左岸文化/遠足文化,2017年,頁267-270。
20 過去和未來之間(Between Past and Future),阿倫特(Hannah Arendt)著,王寅麗,張立立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年,頁289-292。
分享
Email
Twitter
Facebook
作者
羅秀芝是一位獨立策展人。她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城市理論、空間的哲學建構、性別政治、原住民藝術的當代性、情境知識等。她目前的計畫聚焦於以策展作為社會實踐、空間實踐和批判思考的方法。策展地誌學是她近幾年來積極嘗試的策展實踐方法,主要的思考重點在於,運用相對性的、關係性的空間概念,將不同主體的神話、傳說、歷史、記憶、道德、倫理、慾望和權利等文化概念,全數鑲嵌於多元辯證的地方概念中,以強化空間在流變中的對比、對抗、重疊和並置,營造作為流變藝術場域的地方想像。
主要的策展包含〈台北市第二屆公共藝術節大同新世界〉(文建會第二屆公共藝術獎:卓越獎,最佳策劃獎)臨時性公共藝術「街頭劇場」(2005);〈越界—城市影舞〉(雙城記(2005,台北國際藝術村,上海正午藝術空間)〈風情萬種〉(2006,國藝會「視覺藝術策劃性展覽獎助計畫」);2007年第四屆保加利亞瓦納爾當代藝術節(Festival of Contemporary Art Varna)台灣策展人,策劃〈影詩疆界〉;2012上海雙年展,特別展「中山公園計畫」聯合策展人;2013 「金門創作藝術節」;2014 「人島之諭」(蘭嶼);2014 「台東廢墟學院」;2015-2021 「鏡城地誌學」(國藝會「視覺藝術策劃性展覽獎助計畫」,台北、曼谷、金邊、吉隆坡、雅加達、達卡);2018 關渡雙年展「給亞洲的七個提問」策展人之一;2019 綠島人權藝術季 「拜訪流麻溝15號:記憶 · 地方 · 敘事」以及2020 綠島人權藝術季 「如果,在邊緣,畫一個座標」。並著有《台灣美術評論全集:王白淵》(1999年)、《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文化‧殖民》(2003年)和《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竹苗地區》(2006年)等書。
Archive
Archive
Issue 13 策展經濟與注意力資本
編序 /策展經濟與注意力資本 林宏璋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與包浩斯——「前衛」的內感經濟 斐噠(Freda Fiala)
感染主權!分叉突變! 李紫彤
麻煩禮讚 楊硯奇

Issue 12 亞洲的草根展覽份子
編序 /亞洲的草根展覽份子 陳璽安
步行,城市與劇場:論澳門藝術團體「足跡」的行街演出 吳思鋒
北京的同志與藝術:NGO場景與個人策展實踐的反思 楊紫
思索藝術煉金術:對科欽–穆吉里斯雙年展藝術家策展模式的反思 安努舒卡.拉堅德蘭(Anushka Rajendran)

Issue 11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編序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羅秀芝
一篇關於2023 年清萊雙年展「開放世界」的紀事 索拉育・艾姆·烏亞育特(Sorayut Aiem-UeaYut)
超越展覽:印尼藝術雙年展的演變趨勢 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
流動的論述: 以金邊為對話的流體 潘.塞瑞培格納(Pen Sereypagna)和 烏斯.里諾(Vuth Lyno)

Issue 10 展覽健忘症
編序 /展覽健忘症,或思辨策展的機制 林宏璋
如何建立展覽檔案:一個由生成研究角度出發的初步提議 林志明
重新表述的展覽建構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口傳、元語言迷霧及其健忘症 陳泰松

Issue 9 策反遺忘
編序 /躍出知識論被劃定的邊界 陳璽安
標誌與網絡:論團結的各種媒介以及唯物論的國際主義 何銳安
白浪與非家:思索電影視野中的東台灣交通設施 吳其育、陳璽安
低度開發的記憶:策展方法再議與亞洲情境 陳琬尹

Issue 8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編序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羅秀芝
收穫與一則糧邦故事 普特拉・西達雅圖拉 (Putra Hidayatullah)
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中《羅摩衍那/拉瑪堅》史詩的政治性:解碼泰國統治階級的權力 紀和韻(Jiradej Meemala and Pornpilai Meemalai)
共同體的不滿:評析第十五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的關係質地 吳祥賓

Issue 7 差異南方
編序 /差異南方 林宏璋
南方:問與聽的藝術 徐文瑞
未知領域:東印度尼西亞的策展實踐起源 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
南方熱:「南方」作為台灣當代策展之方法 呂佩怡

Issue 6 策展的起點
編序 /策展的起點 羅秀芝
我們需要策展人嗎? Bùi Kim Đĩnh
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與「糧邦」的關係 ruangrupa
策展三軸線:倫理、政治與美學 羅秀芝

Issue 5 策展知識域
編序 /策展知識域 林宏璋
遇見知識 漢克.斯勞格
策展物 林宏璋
策展倫理學 陳孟熙

Issue 4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編序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徐文瑞
當斜坡文化遇到垂直城市: 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 徐文瑞
藝術史在全球當代藝術環境:路徑與挑戰 郭昭蘭
關於紀念的策展:「政治舞碼的編排條件」展演回顧 蘇菲・格茲 (Sophie Goltz)

Issue 3 策動表演性
編序 / 策動表演性 張懿文
舞動展覽:台灣美術館中的表演性策展學 張懿文
當下常態中的共處與共事: 泰國曼谷藝術文化中心的「視覺藝術公司」 帕威.瑪哈薩里南(Pawit Mahasarinand)
策展作為不服從的實踐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Issue 2 策展人的客廳
編序 / 策展人的客廳 羅秀芝
延展的客廳:空間和談話 ruangrupa(埃德.達瑪萬(Ade Darmawan),馬讓・安登(Mirwan Andan)
卸下慣常的重負 瑞克斯小組(Raqs Media Collective)
策展地誌學 羅秀芝

Issue 1 策展學
編序 / 進一步,退兩步 林宏璋
何謂策展學? 林宏璋
美國花 尤恩・古梅爾 (Yoann Gourmel) ,艾洛迪・羅耶 (Elodie Royer)
生來就不是一張白紙 艾琳・黎加斯比・拉米雷斯(Eileen Legaspi Ramirez)
Issue 13 策展經濟與注意力資本
編序 / 策展經濟與注意力資本 林宏璋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與包浩斯——「前衛」的內感經濟 斐噠(Freda Fiala)
感染主權!分叉突變! 李紫彤
麻煩禮讚 楊硯奇

Issue 12 亞洲的草根展覽份子
編序 / 亞洲的草根展覽份子 陳璽安
步行,城市與劇場:論澳門藝術團體「足跡」的行街演出 吳思鋒
北京的同志與藝術:NGO場景與個人策展實踐的反思 楊紫
思索藝術煉金術:對科欽–穆吉里斯雙年展藝術家策展模式的反思 安努舒卡.拉堅德蘭(Anushka Rajendran)

Issue 11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編序 /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羅秀芝
一篇關於2023 年清萊雙年展「開放世界」的紀事索拉育・艾姆·烏亞育特(Sorayut Aiem-UeaYut)
超越展覽:印尼藝術雙年展的演變趨勢 阿佑斯・波宛吉 (Ayos Purwoaji)
流動的論述: 以金邊為對話的流體 潘.塞瑞培格納(Pen Sereypagna)和 烏斯.里諾(Vuth Lyno)

Issue 10 展覽健忘症
編序 / 展覽健忘症,或思辨策展的機制 林宏璋
如何建立展覽檔案:一個由生成研究角度出發的初步提議林志明
重新表述的展覽建構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口傳、元語言迷霧及其健忘症 陳泰松

Issue 9 策反遺忘
編序 / 躍出知識論被劃定的邊界 陳璽安
標誌與網絡:論團結的各種媒介以及唯物論的國際主義 何銳安
白浪與非家:思索電影視野中的東台灣交通設施 吳其育、陳璽安
低度開發的記憶:策展方法再議與亞洲情境 陳琬尹

Issue 8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編序 /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羅秀芝
收穫與一則糧邦故事 普特拉・西達雅圖拉 (Putra Hidayatullah)
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中《羅摩衍那/拉瑪堅》史詩的政治性:解碼泰國統治階級的權力 紀和韻(Jiradej Meemala and Pornpilai Meemalai)
共同體的不滿:評析第十五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的關係質地 吳祥賓

Issue 7 差異南方
編序 / 差異南方 林宏璋
南方:問與聽的藝術 徐文瑞
未知領域:東印度尼西亞的策展實踐起源 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
南方熱:「南方」作為台灣當代策展之方法 呂佩怡

Issue 6 策展的起點
編序 / 策展的起點 羅秀芝
我們需要策展人嗎? Bùi Kim Đĩnh
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與「糧邦」的關係 ruangrupa
策展三軸線:倫理、政治與美學 羅秀芝

Issue 5 策展知識域
編序 / 策展知識域 林宏璋
遇見知識 漢克.斯勞格
策展物 林宏璋
策展倫理學 陳孟熙

Issue 4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編序 /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徐文瑞
當斜坡文化遇到垂直城市: 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 徐文瑞
藝術史在全球當代藝術環境:路徑與挑戰 郭昭蘭
關於紀念的策展:「政治舞碼的編排條件」展演回顧 蘇菲・格茲 (Sophie Goltz)

Issue 3 策動表演性
編序 / 策動表演性 張懿文
舞動展覽:台灣美術館中的表演性策展學 張懿文
當下常態中的共處與共事: 泰國曼谷藝術文化中心的「視覺藝術公司」 帕威.瑪哈薩里南(Pawit Mahasarinand)
策展作為不服從的實踐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Issue 2 策展人的客廳
編序 / 策展人的客廳 羅秀芝
延展的客廳:空間和談話 ruangrupa(埃德.達瑪萬(Ade Darmawan),馬讓・安登(Mirwan Andan)
卸下慣常的重負 瑞克斯小組(Raqs Media Collective)
策展地誌學 羅秀芝

Issue 1 Curatography
編序 / 進一步,退兩步 林宏璋
何謂策展學?林宏璋
美國花 尤恩・古梅爾 (Yoann Gourmel) ,艾洛迪・羅耶 (Elodie Royer)
生來就不是一張白紙 艾琳・黎加斯比・拉米雷斯(Eileen Legaspi Ramir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