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早期,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環帶下,越南共產黨在越南北部主導,建立起一個「新的社會主義文化」(Trường Chinh, 1943)。作為共產文化的其中一環,「藝術」反映了對於社會主義實踐的興趣,而其關心的對象則在於農夫與工人,並在反殖民運動期間將焦點指向了反帝國主義。而在越戰前成立的越南美術協會(Vietnam Fine Arts Association, VFAA)(Phạm Văn Bạch, 1957),其被指派的政治性任務則是「建立與捍衛國家」(Hoàng Minh Giám, 1959)。在VFAA旗下,音樂家、藝術家與藝術工作者皆被視為藝術場域中的勞動力,以藝術性的傳播為使命,向工廠、農田、各種群體與鄉村中的大眾傳遞黨和國家的訊息(Phạm Hùng, 1961, 1962)。為了推廣這些活動,越南共產黨設立了各類藝術獎項,其中榮譽最高的則是胡志明獎(Hồ Chí Minh Prize)(Hồ Chí Minh, 1947; Phạm Văn Đồng, 1981)。除此之外,所有出版社也皆須將版權授權給國家,並須遵守越南內政部(Ministry of Home Affairs)的審查規範(Hồ Chí Minh 1946a, b)。一個完整的藝術機制就在這樣封閉的意識形態體系中形成,而國家在這樣的體系中則是唯一的藝評人、製作人、發行人,以及贊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