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參見瓦爾特·格羅皮烏斯的文章 “Vom modernen Theaterneubau, unter Berücksichtigung des Piscatortheaterneubaus in Berlin [On Modern Theater Construction,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Piscator Theater Construction in Berlin],” in Knut Boeser and Renata Vatková (eds.), Erwin Piscator. Eine Arbeitsbiographie in 2 Bänden, Bd. 1 (Berlin 1916–1931) [Erwin Piscator: A Working Biography in 2 Volumes, Vol. 1 (Berlin 1916–1931)]. Berlin: Edition Hentrich, 1986, 148–149. See also Lichtenberg, Drew, The Piscatorbühne Century: Politics and Aesthetics in the Modern Theater After 1927. Milton Park. New York: Routledge, 2022.
2 TPAC是新一代「表演藝術中心」(PAC)的一部分,包括「台中國家歌劇院」和「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分別自 2016 年和 2018 年起向公眾開放。
3 參見Izzy Kornblatt, “Drama Queen: OMA’s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Floats Above the City, Promising New Possibilities for the Making of Theater,” Architectural Record 210 (2022): 60–67, 66.
4 參見台北表演藝術中心112年預算書。公開網址:https://tpac.org.taipei/information-2.
5 該配置包括 1,500 個座位的「大劇院」、 800 個座位的「球劇場」和 800 個座位的「藍盒子」,所有這些都整合在一個連貫的佈局中。
6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TPAC的底層不僅為(公共)表演提供了空間,而且樓上多達六個排練空間可用於公共展示。此外,一樓和二樓的其他公共空間也有可能被改造用於表演。
7 1925年至1928年間,魏寧格是舞台工作室的成員,在包浩斯舞蹈中扮演了關鍵角色。他為 1927 年包浩斯建築系的成立設計了「球形劇場」(Kugeltheater)。詳見 bauhaus 3/1927 –special edition“bühne” [stage] of the Bauhaus journal.
8 參見Frederick J. Kiesler, “The Universal,” in: The American Federation of Arts (ed.), The Ideal Theatre: Eight Concepts (New York: The American Federation of Arts, 1962), 93–94.
9 參見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 1923年發表的文章 “The Theory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Bauhaus.”
10 這一方面可能促使羅斯李·戈德堡 (RoseLee Goldberg) 在 1977 年將包浩斯舞台置於表演藝術和前衛藝術的歷史中——人們仍然經常在這樣的背景下觀看其戲劇藝術家。參見 RoseLee Goldberg, “Oskar Schlemmer’s Performance Art,” Artforum, 16.1 (1977): 32–37.
11 「… 試圖以「前衛」的角度來討論台北的新表演藝術中心,並將這一主要源於歐美的概念移植到台灣的背景中,可能會顯得既具有挑戰性,又因為台灣在過去有著不對稱的國際共同製作經驗而顯得多餘。」原文 “… as attempting to discuss Taipei’s new performing arts center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avant-garde,” and to transplant this primarily Euro-American concept into the Taiwanese context, may seem a challenging and, given a history of asymmetric international co-production experiences in Taiwan, redundant exercise.” 參見Lei, Daphne P., “Interruption, Intervention, Interculturalism: Robert Wilson’s HIT Productions in Taiwan.” Theatre Journal 63, no. 4 (December 2011): 571–586.
12 參見Goudsmit, Inge et al., “A Performing Arts Centre for Whom?: Rethinking the Architect as Negotiator of Urban Imaginaries,” Urban Studies 61, no. 2 (2024): 350–369.
13 參見「國家兩廳院」形象設計與整合:國家兩廳院商標圖形意涵。 https://npac-ntch.org/about/introduction/duty.
14 參見盧家珍、黎家齊「專訪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執行長──王孟超 10年風雨終見晴」。 https://www.opentix.life/article/1554307546923573248?srsltid=AfmBOor6TtJANCKLRTQv0NnyPakjZ6iPsecmKN0tjEJ0EtjUGI-tGX9W
15 這段時期出現的措施包括2016年《TPAC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Musical Theatre Training Project)、2017年《亞當計畫-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Asia Discovers Asia Meeting for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ADAM)、2019年《Camping Asia》以及2020年《馬戲棚計畫》(Circus Factory)。
16 參考模式包括與《首爾表演藝術節》(Performing Arts Market in Seoul, SPAF)同期舉辦的《首爾表演藝術市集》(Seoul Performing Arts Festival, PAMS);與《阿德萊德藝術節》(Adelaide Festival)和《墨爾本RISING國際藝術節》(RISING Melbourne)相關的《澳洲表演藝術市集》(Australian Performing Arts Market, APAM);和《橫濱國際表演藝術會議》(Yokohama Inter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Meeting, YPAM)。
17 關於《亞當計畫》在2021年的活動和發展,請參閱林人中所編輯的《身體網絡:當代表演的文化與生態》。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出版,2022。
18 《亞當計畫》在早期的概念上建立在些機構的活動中,例如《華山藝術生活節》(Huashan Living Arts Festival,2010-2013年)和「表演藝術國際交流平台」(Taiwan Performing Arts Connection,後更名為CO3,2015-2017年)也為其奠定了基礎。此外,發起人林人中也認為,由王墨林於2000年創辦的《台灣國際行為藝術節》(Taiwan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Art Festival, TIPAF)等在地藝術家主領的活動激發了《亞當計畫》的概念。此外還有自2021年起,國家兩廳院發起兩年一度的「台灣週」,甭提該活動亦連結了《台灣國際藝術節》(Taiwa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 TIFA)。
19 激發《Camping Asia》靈感的「Camping」之概念,是由瑪蒂爾德·莫尼爾 (Mathilde Monnier) 於2015年擔任法國「國家舞蹈中心」(全稱Centre National de la Danse,簡稱 CND,始於90年代)主任期間發起的。
20 在這種背景下,另將埃爾文·皮斯卡託(Erwin Piscator)在「諾倫多夫廣場劇院」(Theater am Nollendorfplatz)建立的「皮斯卡托工作室」(Piscator Studio)進行相提並論是很有趣的。TPAC的《亞當計畫-藝術家實驗室》和《Camping Asia》的集體主義教學方法採用了類似這些開創性的錯舉。
21 參見[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第2屆董監事名單公布 王文儀任第2屆董事長 執行長由王詩尹出任]。台北表演藝術中心 (TPAC),2024 年 1 月 31 日。 https://tpac.org.taipei/news/255.
22 《亞當計畫》在入駐TPAC前的場地,包括「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和「大稻埕戲苑」。音樂節使用的場地包括「中山堂」、「城市舞臺」、「水源劇場」、「烏梅劇院」(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內)、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園等。
23 例如,「福爾摩沙馬戲團」(Formosa Circus Art, FOCA)與菲律賓藝術家Leeroy New之間的合作系列項目,便是在他們於2017年《亞當計畫》活動中首次相遇後開始,並於2018年成為ADAM的「Kitchen」計劃的一部分,然後在2019年該節日中展出;以及藝術團體「鬼丘鬼鏟」(Ghost Mountain Ghost Shovel)的《不知邊際,不知所謂事件》的開發循環,該作品於2022年在中山堂開幕。鬼丘鬼鏟於2019年和2020年的台北藝術節期間展出了創作階段的作品,包括《VX》和《圖書室錄音》(The Library TAPES),探索了多種人員組合和概念性方向。《不知邊際,不知所謂事件》接管了劇場,通過複雜的現場藝術啟發帶來的體力消耗和持續性敘述,結合了電影化、媒介化的現場元素。
24 其中包括陳煜典(Chen Yu-Dien)和范承宗(Feng Cheng-Tsung)的《脫殼》(The Rite of Lobster)、李銘宸(Lee Ming-Chen)和羅智信(Luo Jr-Shin)的《百葉》(Louver/Shutter/Blinds/Hundred Leaves),以及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屋頂花園舉行的《2023臺北藝術節給植物的音樂會系列》,這些實驗系列皆展示了藝術家之間的合作。
25 遷址進一步突顯了該建築設計上固有的社會限制。TPAC雖然擁有寬敞、充滿日光的排練室,但也面臨實際問題,例如電梯狹窄,暗示上層樓層並未設計用於容納大量人數。此外,缺乏為來訪的藝術家或策展人提供的臨時住宿空間,表明TPAC附和於傳統的「表演藝術中心」模式,緊密遵循「西方劇場」的慣例——主要集中在表現、展覽和演出,而非擔當更廣泛的社區聚集空間角色。
26 在嘗試平衡相較保守的全年節目安排,以及《台北藝術節》和《亞當計畫》這類項目時,決策越來越受到需要達到收入目標,好提高場館自籌資金比例的運作。這突顯出在機構框架內保持藝術創新的挑戰,因為藝術研究和探索,免不了會質疑機構本身的政治和生存問題。
27 到目前為止,超級大劇場只用於具商業脈絡的場合。《台北時裝週》(Taipei Fashion Week)在2022年秋季將這個空間改造成T型台,而2024年3月舉辦的《2024劇場技術展》(THEATRE TECH EXPO)也採用了這一空間模式。這兩個活動都允許在場的觀眾自由移動,讓人聯想到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與歐文·皮斯卡托(Erwin Piscator)模型的另一個名稱「Raumtheater」(即「空間劇場」),意指表演者和觀眾之間沒有空間上的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