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 13 策展經濟與注意力資本
策展經濟與注意力資本

「製作展覽」無可避免地涉及到策展經濟,這對於專注實現策展願景的獨立策展人而言,著實是一項關鍵挑戰。這種經濟性涵蓋了廣泛的顧慮,從預算管理、爭取經費以決定展覽規模、監督安裝過程,以及掌握文化政策等層面。這些實務上的考量促使對現實的不斷反思,與策展經常被理想化的公眾形象形成鮮明對比。此外,策展經濟與「注意力資本」(attention capital)密切相關,展覽的能見度與觀眾的參與性往往決定了展覽在感知上的成敗。在社交媒體時代,虛擬空間的即時性日益主宰著文化論述,然而傳統展覽仍需依賴對實體空間與時間的掌控。因此,藝術家、策展人與觀眾之間愈來愈緊密的相互介入,對於遨遊在全球展覽語境中變為至關重要,尤其是在雙年展、藝術博覽會和大型美術館展覽等日益成為全球展覽特色的系統中。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名言:「未來,每個人將揚名世界15分鐘」,1 揭示了當代策展實踐背後的文化邏輯。沃荷的這番話強調了媒體化成名的短暫性,這種轉變不僅重塑了策展方法,也改變了某種支撐這些方法的經濟動能。自相矛盾的是,隨著注意力資本的不斷累積,大眾的興趣卻如同在各種社交媒體上反覆循環的內容般迅速消逝。這種現象反映了將使用者互動整合到溝通演算法中的經濟驅動力,然而,這樣做卻忽略了溝通的本質。透過固著於可度量的觀眾反應,它限制、規範並掌握虛幻主體的產生,將其侷限於可量化的有限情感回應框架內。儘管策展經濟與注意力資本看似只涉及展覽製作的表層層面,本篇文章試圖探討在策展人、觀眾與展覽的多重動態中更深層次的潛在驅動與論述實踐。在此過程中,本文提出經濟可以作為一種政治美學,並指出這些力量正積極塑造當代策展文化未來的軌跡。

鄧麗君被讚譽為「永遠的亞洲歌姬」,她以如絲如縷的嗓音稱霸東亞和東南亞,甚至征服了台灣、中國和日本等對立國家。Thunska Pansittivorakul,《Damnatio Memoriae》,2023 年,108 分鐘。
1 雖然 安迪・沃荷這句名言的由來仍有待商榷,但於 1968 年在斯德哥爾摩當代美術館 (Moderna Museet) 所舉辦的重要國際展覽的手冊上,就印有這句名言,並將之歸功於他。

2 路易・阿圖塞(Louis Althusser)對馬克思主義的解讀認為,意識形態的運作就像無意識一樣,借用精神分析的意義來解釋個人如何被社會結構塑造並參與其中。Louis Althusser, On the Reproduction of Capitalism: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Verso, 2014), 53-55.

經濟作為基底

在馬克思主義的古典定義中,經濟被視為基礎,又或社會基底,決定了意識形態的上層結構。經濟作為基底,界定並調和了人際間的社會關係,透過「召喚」(interpellation)來構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是一種透過社會制度進行創造與再創造的過程。2 在策展的語境中,則是制度因素在藝術體系中發揮作用,例如畫廊、學院機構、規範、美術館、展覽機制與文化政策等,這些都形塑了文化經濟,調和了象徵資本與經濟資本之間的交換。最終,這些因素界定了展覽的上層結構,決定了主題、議題與風格。因此,經濟確保了展覽一律地製造與再製造某種特定的意識形態中所扮演的角色。此外,這種關係也必定解釋了生產工具的作用,尤其是科技在管理與組織藝術系統中扮演的角色。正如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所言,我們正處於一個由「技術壟斷」(technopoly)或「技術管理」(technocracy)主導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裡,技術系統支配了世界觀和運作框架,甚至在藝術領域也不例外。3

經濟定義了信貸與債務、貸款與信託、贈款與租賃的之間的動態關係。從核心概念來說,這些經濟關係往往深植根於權力結構之中,無論是在私領域和集體層面,這個結構決定了誰擁有優勢,而誰仍處於劣勢。縱觀歷史,權力的暴力──贏家永遠佔據上風──常常透過債務關係來為自己的合法性辯護。這種動態讓強勢者得以構建出有利於其支配地位的論述,而信貸與債務之間看似中立的互動,其實是一種假象,其目的在於強化勝利者的正當性。4 此外,這個體系將受害者描繪成在道德和倫理上有缺陷的人。注定不會取得勝利、缺乏權力的人,都沒有資格在享有任何真實意義的債權。若要打破這種債務的惡性循環,就必須對經濟體系進行徹底的重組,而這通常是通過革命或戰爭來實現。這個以債務為基礎的框架被應用於各個層面:從地緣政治、種族分化到現代化進程,從帝國與殖民的緊張關係到原住民與墾殖者之間的互動,以及全球南方與北方之間的全球分界。在這個意義上,經濟成為權力關係機制的最直接指向。

3 Neil Postman, Technopoly: The Surrender of Culture to Technology (Vintage Books, 1993)

4 對於債務人的懲罰,從心理折磨到肉體折磨,不一而足。David Graeber, 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 (Melville House, 2011) 288.

經濟是「第一」政治

亞里斯多德的《政治學》以經濟學 (economics 或 Oeconomica)作為開端,此舉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從字源上來看,Oeconomica 意指家庭(eco)的管理,而國家和社會皆被視為家庭在概念上的延伸,涵蓋耕作、清潔、徵稅、烹飪甚至奴役、追求財富和守護財產等活動。5 因此,家庭的管理的核心始於對家務勞動的評估,特別是對婦女、母親、妻子以及奴隸的勞動,這些勞動被視為家庭「財產」的一部分。對亞里斯多德來說,家庭只是城市或國家的微型組織,是家的擴展版。諷刺的是,正是在這個家庭中,人作為「政治動物」(zoon politikon)被聚集、馴化和訓練。在這人民被視為財產的城市和國家中,家庭經濟成為一種控制技術,於調節人口增長以達到利益最大化。亞里斯多德的政治本質上是透過經濟手段來實現,體現為主人對奴隸的 「統治」,以及對應家庭結構父親、男性、丈夫的「父權」。儘管這種將經濟視為政治的觀念看似粗暴簡單,亞里斯多德也認同「無形之手」的存在,通過控制被壓迫者來支配和維持價值觀念的運作。從這個角度來看,他的城市管理政治經濟學,就有賴於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轉化為自然關係。類似地,日語中對經濟學的翻譯,日文漢字「経済」(keizai)這個詞源自道家經典《抱朴子》,在五四運動後被中國人所採用,同樣也蘊含了政治的意味,即「經世濟倫」。然而,要將經濟從政治中解放出來,經濟作為「第一」政治,不能靠外部力量實現,需如同「家的管理」從內部發生。為此,必須在最廣泛的意義上,徹底翻轉經濟結構或家庭中所定義的「價值」問題。

價值之謎,無論是關於人或物、商品與物件,始終反映了歷史上長期的思想鬥爭。正如亞里斯多德所指出,價值與使用和交換兩者密切相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事物都有兩種用途;例如,一隻鞋是用來穿的,也是用來交換的」。6 價值-αξία(axía)一詞表示一種內在的固有品質,或是一種與使用價值相關的自明特徵。早在資本主義萌芽之前,這種價值已被認為根本而重要。卡爾‧馬克思(Karl Marx)透過「木桌之舞」隱喻深化了這個價值之謎,暗示剩餘價值的詭秘運作。馬克思探討了從交換價值到使用價值的轉變如何操縱了人類與自然之間的一整套社會關係。價值問題一直是經濟學作為政治工具的核心議題,古典經濟學家如亞當‧史密斯 (Adam Smith)、大衛‧李嘉圖 (David Ricardo)、馬克思和約翰‧梅納德‧凱因斯 (John Maynard Keynes)都是圖於定義可比價值的公式,就如同設定市場價格 (Marktpreis)一樣。在此背景下,我們的目標是重申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闡明價值的幽靈之舞,在此剩餘價值是有如鬼魂一般浮現的政治幽靈。馬克思曾提到:「我們或許可以回想起,當世界其餘的地方似乎還在原地佇立時,中國和桌子卻開始跳起舞來,鼓勵著他者(pour encourager les autres)。」7 馬克思所指的是太平天國革命(1850-1871),這是一場激進的集體生活實驗,儘管其基礎複雜,但卻成爲了共產國家的原型。太平天國的起義促使在三千萬人中實現了階級和性別平等,並試圖將權力從上層轉移到草根階層,從而啟發他人。與此同時,資本主義逐漸成熟,且正調節著社會的共同生活,就如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在《英國勞工階級的狀態》(The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England)一書中所描述。8 在此,勞動轉化為帶有幽靈特質的商品,彷彿從工人的軀體中出竅,而在資本主義體系中縈繞不散。在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批判中,「價值之舞」是一種幽靈現象,透過勞工的異化商、品化與資本主義的神秘物神崇拜,中介/靈媒化(mediated)了物質關係並蒙上神秘面紗。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的雕像,位於英國曼徹斯特 HOME 前方,矗立在刻有西里爾文「Ф. енгельс"」(F. ENGELS)的底座。是藝術家 Phil Collins 的作品,將它從烏克蘭帶至曼徹斯特。

5 Aristotle, Politics, Trans., Benjamin Jowett (Batoche Books, 1999)

6 Aristotle, Book I, 14.

7 Karl Marx, Capital: 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Edit. Frederick Engels, Trans. Samuel Moore and Edward Aveling (Progress Publishers, 1887) 56.

8 Friedrich Engels,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England (Panther Edition, 1969)

超越度量(擬實)與不可度量

價值的存有維度──也就是權力關係被排序的地方──必須被挑戰和超越,以破除價值連貫的度量與統一。從柏拉圖的內在屬性概念,到康德唯心主義的價值性(Würdigkeit),甚至馬克思的價值理論,這些思想都植根於依賴量測的形而上學傳統,即對任何特定價值的工具化和可量化,在此我們可以發現某種相似模式的重複與普及。自理性時代以來,這項工程追求在一個可分割的統一體之下測量一切並將之規範化,甚至理性本身也未能倖免於這種規範。因此,「再價值」不僅僅是重新評估現有的價值體系,更是質疑「價值」這個概念的建構本身,即藉由不可量度的概念來辨認出認識論上的斷裂,超越可量化的框架來理解價值的本質,也就是一種重估「價值」本身的舉措。在主體與客體的互動中,並不存在一個超越的、先驗的原則能夠放大事物的有限存在。相反地,擬實性(virtuality)揭示了一個無法量度的關鍵面向。正如德勒茲所言,「成為怪物」(monstrosity)就意味著超越量度的限制,顛覆由權力所強加和決定的價值標準。9 在經濟環境中(家庭或社區之管理),這一點尤其真確。而我們該如何衡量虛擬性、潛在性或「怪物性」?正如安東尼奧・納格利(Antonio Negri)與麥可・哈德(Michael Hardt) 所提出的那樣:

「超越度量」指的是生產環境中的動能,一種將勞動作為慾望的表現,以及其從下而上構建帝國生物政治結構的能力。「超越度量」代表著一種在非空間裡的新定位,這個定位是由獨立的生產活動所定義,不受任何外在度量標準的制約。「超越度量」指的是一種虛擬性,它投入於帝國全球化的生物政治結構。我們所理解的「擬實性」,是寓於諸眾的一系列行動力量(存在、愛、轉化、創造)。10

換言之, 來自弱勢的生產動能標示著「諸眾能量」的提升軌跡,能夠變形並改變既有的統一性,例如改變人口結構、消除階級的劃分,以及模糊人類、動物和事物之間的界限。這種動力在各式各樣的「擬實」層面尤其明顯,虛擬空間與物件、合成影像、鬼魂般的再現幻影為一條理想的虛擬現實開闢了一條道路給,不停迴盪在存在與不存在之間。因此,多元社群的構成可藉由新的、前制度化的管理形式來重新構造,打破傳統的價值結構,將經濟秩序翻轉顛倒過來。在此脈絡下,虛擬成為激進潛能的發源場域,挑戰著傳統經濟、政治與權力關係的僵固邊界,並開啟自下而上的自主與創意新空間。正如布萊恩・馬蘇米(Brian Massumi) 所言:「價值太有價值了,不能交付到那些人手上」。11 這與馬克思的剩餘價值概念相互呼應,「擬實性」被視為多於勞動的運動,並將自身重新定位為一種持續產生新社會與新生態關係的重要能量。在此,虛擬性超越了計算式的交換經濟,成為了創造性、不可量化力量在資本主義商品化範疇之外運作的領域,允許了新團結與新集體生活形式的出現。

慾望經濟與新家庭

另一方面,有一種無法用固定尺度量化的範疇,涵蓋了情感、注意力、慾望等無法被量度的事物,這就是讓・弗朗索瓦・李歐塔(Jean-François Lyotard)所稱的慾望經濟。12 這些因子跳脫了資本與金錢交換的循環。儘管在注意力經濟的框架內,注意力可以被擷取與商品化,受到管理控制、監視與規範化的限制,但注意力的過度與強度仍超越了可計算或衡量的範圍。李歐塔的享樂(jouissance)概念,即快感與痛苦的溢出,正體現了這種情感的強度,驅動著他所描述的剩餘慾望。慾望能量的變形與多形性自由地流動,擾動了試圖否定或遏制它的「家庭」。即使各種控制慾望的嘗試,過剩慾望依然抗拒著被還原成純粹的交換價值或轉化為資本。當注意力經濟輕易地轉向資本與金錢的永恆循環,並淪為沃荷所說的「成名15分鐘」那樣短暫的一現時,慾望經濟卻在資本化的「過剩」中湧出。就如同慾望、文化自尊與尊嚴與常常逃逸於嚴格的量化之外,與之相比,注意力經濟將自身侷限於常態經濟體系的邊界,就如在瞬息之間的點讚、加好友、取消好友等行為。相形之下,慾望經濟標誌著一種新範式,超越傳統資本強加的經濟與政治結構,使無可衡量的情感無限潛力得以彰顯,挑戰早已被商品化的「注意力」限制,並開闢了一個「無價」之物優於「有價」(可計算)之物的場域。

台灣萬華區性工作者的熱成像。張乾琦,《你看著我看著你》(You See Me Seeing You),2023。

9 Deleuze, Gilles, and Félix Guattari. 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Trans., Brian Massumi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233.

10 Michael Hardt, Antonio Negri, Empi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 357.

11 Brian Massumi, 99 Theses on the Revaluation of Valu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8), 3.

12 李歐塔 (Lyotard )使用的其中一個形象是「偉大的短暫皮膚」 (the great ephemeral skin),其中的強化與多形性以差異而非對立的軌跡運作。只有隱喻的軍隊— 嘴巴、嘴唇、指尖、指甲—才能捕捉到如此激進的享樂狀態。Jean-François Lyotard, Libidinal Economy, Trans., Hamilton Grant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3) 1-2.

最後,我們必須回到經濟的原初意義,即「家庭的管理」(oikonomia),並用一套新的家庭關係來重新定義它。這個重新定義必須打破傳統上對家庭概念的限制,並深入到那些操作在「無可測量」或「超越衡量」的領域。在這個擴展的視角中,家庭的概念不應再被理解為僅僅是一種階級制的父權結構,而應重新想像為一種新穎的自下而上的家庭秩序。這種轉移與皮埃爾-費利克斯・瓜塔里(Pierre-Félix Guattari)的「反伊底帕斯主體」概念一致,強調社會、心智與環境生態相互交織,使主體的形式得以「多元」形式倍增。13 這樣的家庭重構延伸至一個橫向的範式,形成「怪親屬」(odd kin)的新型親屬關係,培養並重新組織自我與他者之間的新關係。這些親屬關係並非符合新家庭或關係身份的標準分類,而是以唐娜・哈洛威(Donna Haraway)所指的「抗拒家庭秩序的好奇實踐」14,它們製造出一些額外的、怪奇的東西來替代家庭生活的規範式結構。如此一來,經濟便與解放美學交織在一起,家庭與家都必須被重新思考,成為激進政治潛能的場所,這不僅是社會學的任務,更是一項「元」政治計畫,就如同瓊塔•穆芙(Chantal Mouffe)與賈克.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的政治理念,旨在挑戰政治與美學之間界限。因此,曾經固定的家庭邊界變得模糊,為新的政治關係的形成與新形式主體性的紮根創造了空間。這本質上這意味著對亞里斯多德式政治的顛覆,將「家庭」(oikos)回歸為政治重新想像的原初場景,使「家」成為爭論與解放生態政治秩序的舞台。

本期《策展學》將聚焦於「策展經濟」,探索在此概念下「策劃(展覽)」(curation)變為「策展性」(curatorial)、「展覽製作」(exhibition-making)變為「展覽性」(exhibitionary),採用了一種解構方法。就如本期筆者李紫彤在其高度觀念的創作與寫作所闡述的,這本質上是挑戰經濟的核心價值,如管理、量度、債務與家庭,試圖從內部撕裂這些結構,尋找通往解放的出路。擁有農業經濟背景的李紫彤,將經濟視為內在的政治,挑戰如交換、剩餘價值、債務、信貸、財產和所有權等基礎議題。透過她對全球物流的探索——從原民性到非同質化代幣(NFTs)、愛滋病與科技——她將資本的「物自身」(thing-in-itself)重新詮釋為「同眾之物」(thing-in-commons),創造了一個新的經濟體系,使傳統的貧窮、流通、生產和消費概念脫軌。同時,弗雷達·菲奧娜(Freda Fiala)檢視了獨立策展人如林人中(River Lin)與鄧富權(Tang Fu Kuen)在塑造「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PAC)文化軌跡上所扮演的文化「觸媒」的角色。TPAC由建築事務所OMA設計,並由建築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與大衛.希艾萊特(David Gianotten)共同領導,這座建築因其造型被當地人親切地稱作「皮蛋豆腐」。受邀的客座(guest)獨立策展人們,透過這座主辦(host)機構,以遊牧式的策展方式展現了「鬼魅」(g-host)存在,這種流動性使演藝空間轉變為一個多層次的家庭,啟動了一個以過程為導向的元文化經濟,並由跨國觀眾和集體詩學經驗共同塑造。在此框架下,前衛藝術需要在表演藝術、建築與文化政策的背景下重新組合,並同時在全球與地方的尺度上取得平衡。楊硯奇(Luke Y.C. Yang)的文章首先重審視喬治・阿甘本(Giorgio Agamben)對經濟在哲學與神學層面的研究。他描繪了一條介於共識與異識之間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敵對與診療的社會性實現真正的平等,這正是解放的基本原則。本期內容,探討了經濟轉變為美學的思路,為我們提供了對當代策展文化更廣泛而深刻的理解,儘管這只是一小部分,卻意義重大。

13 這種延伸可以在生態哲學的實踐中觀察到,它自然地延伸到自然、社會和心理家庭的領域。 Felix Guattari, The Three Ecologies, Trans. Ian Pindar and Paul Sutton (Athlone Press, 2000)

14「形成怪親屬」與「好奇實踐」都是唐娜・哈洛威提出的重要概念。在概念層面上,怪親屬的概念與好奇實踐非常吻合,因為兩者都挑戰傳統結構,並邀請思考關係與互動的新方式。Donna J. Haraway, Staying with the Trouble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6), 126.

1 雖然 安迪・沃荷這句名言的由來仍有待商榷,但於 1968 年在斯德哥爾摩當代美術館 (Moderna Museet) 所舉辦的重要國際展覽的手冊上,就印有這句名言,並將之歸功於他。

2 路易・阿圖塞(Louis Althusser)對馬克思主義的解讀認為,意識形態的運作就像無意識一樣,借用精神分析的意義來解釋個人如何被社會結構塑造並參與其中。Louis Althusser, On the Reproduction of Capitalism: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Verso, 2014), 53-55.

3 Neil Postman, Technopoly: The Surrender of Culture to Technology (Vintage Books, 1993)

4 對於債務人的懲罰,從心理折磨到肉體折磨,不一而足。David Graeber, 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 (Melville House, 2011) 288.

5 Aristotle, Politics, Trans., Benjamin Jowett (Batoche Books, 1999)

6 Aristotle, Book I, 14.

7 Karl Marx, Capital: 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Edit. Frederick Engels, Trans. Samuel Moore and Edward Aveling (Progress Publishers, 1887) 56.

8 Friedrich Engels,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England (Panther Edition, 1969)

9 Deleuze, Gilles, and Félix Guattari. 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Trans., Brian Massumi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233.

10 Michael Hardt, Antonio Negri, Empi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 357.

11 Brian Massumi, 99 Theses on the Revaluation of Valu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8), 3.

12 李歐塔 (Lyotard )使用的其中一個形象是「偉大的短暫皮膚」 (the great ephemeral skin),其中的強化與多形性以差異而非對立的軌跡運作。只有隱喻的軍隊— 嘴巴、嘴唇、指尖、指甲—才能捕捉到如此激進的享樂狀態。Jean-François Lyotard, Libidinal Economy, Trans., Hamilton Grant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3) 1-2.

13 這種延伸可以在生態哲學的實踐中觀察到,它自然地延伸到自然、社會和心理家庭的領域。 Felix Guattari, The Three Ecologies, Trans. Ian Pindar and Paul Sutton (Athlone Press, 2000)

14「形成怪親屬」與「好奇實踐」都是唐娜・哈洛威提出的重要概念。在概念層面上,怪親屬的概念與好奇實踐非常吻合,因為兩者都挑戰傳統結構,並邀請思考關係與互動的新方式。Donna J. Haraway, Staying with the Trouble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6), 126.

分享
Email
Twitter
Facebook
作者
林宏璋,藝術工作者,從事創作、寫作及策展。紐約大學藝術人文博士。作品曾參加台北雙年展、曼徹斯特亞洲三年展、廣州三年展、中國亞洲雙年展等;策展台北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以及國內外當代性展演計畫等。於過去十年內以偽台灣人喬治‧薩滿納扎為題創作概念型性作品計畫,於2014年台北伊通公園舉辦個展。任職台北藝術大學教授。研究專長為跨領域藝術、美學政治、當代藝術思想等面向。藝評寫作散見國內外期刊雜誌,並發表相關論文,參與 Art as a Thinking Process、Artistic Research、Experimental Aesthetic、Altering Archive: The Politics of Memory in Sinophone Cinemas and Image Culture之英文寫作;編著《2010台北雙年展文獻》、《2010台北雙年展》、《台北雙年展演講劇場》等書;為《藝術力》及《人造地獄》寫中文版序;著有《策展詩學》、《界線內外:跨領域藝術在台灣》、《書寫於在地之上》、《策展主體:當代展演》。
贊助
Archive
Archive
Issue 13 策展經濟與注意力資本
編序 /策展經濟與注意力資本 林宏璋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與包浩斯——「前衛」的內感經濟 斐噠(Freda Fiala)
感染主權!分叉突變! 李紫彤
麻煩禮讚 楊硯奇

Issue 12 亞洲的草根展覽份子
編序 /亞洲的草根展覽份子 陳璽安
步行,城市與劇場:論澳門藝術團體「足跡」的行街演出 吳思鋒
北京的同志與藝術:NGO場景與個人策展實踐的反思 楊紫
思索藝術煉金術:對科欽–穆吉里斯雙年展藝術家策展模式的反思 安努舒卡.拉堅德蘭(Anushka Rajendran)

Issue 11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編序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羅秀芝
一篇關於2023 年清萊雙年展「開放世界」的紀事 索拉育・艾姆·烏亞育特(Sorayut Aiem-UeaYut)
超越展覽:印尼藝術雙年展的演變趨勢 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
流動的論述: 以金邊為對話的流體 潘.塞瑞培格納(Pen Sereypagna)和 烏斯.里諾(Vuth Lyno)

Issue 10 展覽健忘症
編序 /展覽健忘症,或思辨策展的機制 林宏璋
如何建立展覽檔案:一個由生成研究角度出發的初步提議 林志明
重新表述的展覽建構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口傳、元語言迷霧及其健忘症 陳泰松

Issue 9 策反遺忘
編序 /躍出知識論被劃定的邊界 陳璽安
標誌與網絡:論團結的各種媒介以及唯物論的國際主義 何銳安
白浪與非家:思索電影視野中的東台灣交通設施 吳其育、陳璽安
低度開發的記憶:策展方法再議與亞洲情境 陳琬尹

Issue 8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編序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羅秀芝
收穫與一則糧邦故事 普特拉・西達雅圖拉 (Putra Hidayatullah)
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中《羅摩衍那/拉瑪堅》史詩的政治性:解碼泰國統治階級的權力 紀和韻(Jiradej Meemala and Pornpilai Meemalai)
共同體的不滿:評析第十五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的關係質地 吳祥賓

Issue 7 差異南方
編序 /差異南方 林宏璋
南方:問與聽的藝術 徐文瑞
未知領域:東印度尼西亞的策展實踐起源 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
南方熱:「南方」作為台灣當代策展之方法 呂佩怡

Issue 6 策展的起點
編序 /策展的起點 羅秀芝
我們需要策展人嗎? Bùi Kim Đĩnh
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與「糧邦」的關係 ruangrupa
策展三軸線:倫理、政治與美學 羅秀芝

Issue 5 策展知識域
編序 /策展知識域 林宏璋
遇見知識 漢克.斯勞格
策展物 林宏璋
策展倫理學 陳孟熙

Issue 4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編序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徐文瑞
當斜坡文化遇到垂直城市: 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 徐文瑞
藝術史在全球當代藝術環境:路徑與挑戰 郭昭蘭
關於紀念的策展:「政治舞碼的編排條件」展演回顧 蘇菲・格茲 (Sophie Goltz)

Issue 3 策動表演性
編序 / 策動表演性 張懿文
舞動展覽:台灣美術館中的表演性策展學 張懿文
當下常態中的共處與共事: 泰國曼谷藝術文化中心的「視覺藝術公司」 帕威.瑪哈薩里南(Pawit Mahasarinand)
策展作為不服從的實踐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Issue 2 策展人的客廳
編序 / 策展人的客廳 羅秀芝
延展的客廳:空間和談話 ruangrupa(埃德.達瑪萬(Ade Darmawan),馬讓・安登(Mirwan Andan)
卸下慣常的重負 瑞克斯小組(Raqs Media Collective)
策展地誌學 羅秀芝

Issue 1 策展學
編序 / 進一步,退兩步 林宏璋
何謂策展學? 林宏璋
美國花 尤恩・古梅爾 (Yoann Gourmel) ,艾洛迪・羅耶 (Elodie Royer)
生來就不是一張白紙 艾琳・黎加斯比・拉米雷斯(Eileen Legaspi Ramirez)
Issue 13 策展經濟與注意力資本
編序 / 策展經濟與注意力資本 林宏璋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與包浩斯——「前衛」的內感經濟 斐噠(Freda Fiala)
感染主權!分叉突變! 李紫彤
麻煩禮讚 楊硯奇

Issue 12 亞洲的草根展覽份子
編序 / 亞洲的草根展覽份子 陳璽安
步行,城市與劇場:論澳門藝術團體「足跡」的行街演出 吳思鋒
北京的同志與藝術:NGO場景與個人策展實踐的反思 楊紫
思索藝術煉金術:對科欽–穆吉里斯雙年展藝術家策展模式的反思 安努舒卡.拉堅德蘭(Anushka Rajendran)

Issue 11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編序 /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羅秀芝
一篇關於2023 年清萊雙年展「開放世界」的紀事索拉育・艾姆·烏亞育特(Sorayut Aiem-UeaYut)
超越展覽:印尼藝術雙年展的演變趨勢 阿佑斯・波宛吉 (Ayos Purwoaji)
流動的論述: 以金邊為對話的流體 潘.塞瑞培格納(Pen Sereypagna)和 烏斯.里諾(Vuth Lyno)

Issue 10 展覽健忘症
編序 / 展覽健忘症,或思辨策展的機制 林宏璋
如何建立展覽檔案:一個由生成研究角度出發的初步提議林志明
重新表述的展覽建構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口傳、元語言迷霧及其健忘症 陳泰松

Issue 9 策反遺忘
編序 / 躍出知識論被劃定的邊界 陳璽安
標誌與網絡:論團結的各種媒介以及唯物論的國際主義 何銳安
白浪與非家:思索電影視野中的東台灣交通設施 吳其育、陳璽安
低度開發的記憶:策展方法再議與亞洲情境 陳琬尹

Issue 8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編序 /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羅秀芝
收穫與一則糧邦故事 普特拉・西達雅圖拉 (Putra Hidayatullah)
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中《羅摩衍那/拉瑪堅》史詩的政治性:解碼泰國統治階級的權力 紀和韻(Jiradej Meemala and Pornpilai Meemalai)
共同體的不滿:評析第十五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的關係質地 吳祥賓

Issue 7 差異南方
編序 / 差異南方 林宏璋
南方:問與聽的藝術 徐文瑞
未知領域:東印度尼西亞的策展實踐起源 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
南方熱:「南方」作為台灣當代策展之方法 呂佩怡

Issue 6 策展的起點
編序 / 策展的起點 羅秀芝
我們需要策展人嗎? Bùi Kim Đĩnh
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與「糧邦」的關係 ruangrupa
策展三軸線:倫理、政治與美學 羅秀芝

Issue 5 策展知識域
編序 / 策展知識域 林宏璋
遇見知識 漢克.斯勞格
策展物 林宏璋
策展倫理學 陳孟熙

Issue 4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編序 /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徐文瑞
當斜坡文化遇到垂直城市: 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 徐文瑞
藝術史在全球當代藝術環境:路徑與挑戰 郭昭蘭
關於紀念的策展:「政治舞碼的編排條件」展演回顧 蘇菲・格茲 (Sophie Goltz)

Issue 3 策動表演性
編序 / 策動表演性 張懿文
舞動展覽:台灣美術館中的表演性策展學 張懿文
當下常態中的共處與共事: 泰國曼谷藝術文化中心的「視覺藝術公司」 帕威.瑪哈薩里南(Pawit Mahasarinand)
策展作為不服從的實踐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Issue 2 策展人的客廳
編序 / 策展人的客廳 羅秀芝
延展的客廳:空間和談話 ruangrupa(埃德.達瑪萬(Ade Darmawan),馬讓・安登(Mirwan Andan)
卸下慣常的重負 瑞克斯小組(Raqs Media Collective)
策展地誌學 羅秀芝

Issue 1 Curatography
編序 / 進一步,退兩步 林宏璋
何謂策展學?林宏璋
美國花 尤恩・古梅爾 (Yoann Gourmel) ,艾洛迪・羅耶 (Elodie Royer)
生來就不是一張白紙 艾琳・黎加斯比・拉米雷斯(Eileen Legaspi Ramir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