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與倫理有一定程度的關係幾乎是無庸置疑的,但「策展倫理學」受到關注卻是晚近的事,特別是在2018年茂拉.蕾莉(Maura Reilly)所著之《策展行動主義:關於策展倫理學》(Curatorial Activism: Towards an Ethics of Curating)1,與2020年尚-保羅.馬丁諾(Jean-Paul Martinon)的《策展作為倫理學》(Curating as Ethics)2相繼出版後,策展倫理學似有受到較多關注的傾向。雖然嚴格來說,前者關注的較屬政治而非倫理學的議題,但後者便直接將策展本身視同倫理學,策展倫理學的議題也更形顯著。若依策展(curate)一字的原意即「關切」(care for)的角度看,策展的領域自然會延伸觸及到倫理學。視策展不僅僅是選擇、設計、詮釋和呈現等行動過程,而且是種體現於互動與親密關係中的關懷與照料,其實便是倫理的召喚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