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 5 策展知識域
遇見知識

關於藝術性研究現象的質問在過去十年之間持續的被討論,包括其如何在教育環境中,以及在藝術教育機構與展覽空間裡發揮重要作用。本文的目的在於詳細的回答此議題的相關問題,文中參考四項近期的研究計畫,進行高等教育以及展覽製作等相關機構的角度的探討。

撇除「知識經濟」的論述及其在「知識生產」之下的思考所引起的明顯風險,首先,針對以下提問:以深度思維過程為重點的藝術性研究如何能對當前的認識論反思提出重要的貢獻,並進一步超越「當代」與橫向主義所指的「現在」之間的簡化平行關係?換句來說,藝術性研究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藝術教育如今不斷反覆的受到兩個頑強的誤解所困擾:首先,藝術作為一種非反省、自發與直覺的實踐仍舊是一個顯著的概念,並且同時存在於藝術機構的高牆內外,也因此形成了一種情況,在其中的各種方法、觀念和時間性在當今的學術機構內共存——而重疊,有時則是完全不同步以及對立的。舉例來說,某一機構內也許同時存在著應用於美術教育的現代主義工作室模型,以及從「餘像」(after images)的角度思考藝術的解構主義課程規畫。其次,研究通常被想像為一種工具,可以用來替尚未闡明的實踐提供某種論述上的支持。

綜上所述,為了追求必要的機構解放,研究應該重新被定位,成為與藝術實踐中的一個基本與平等的構件,以藝術構件的定位存在,並且體現在藝術家對於如何引發其作品的質問、軌跡和概念的反思中。

這樣的命題該如何回應機構中對於「可交付成果」(deliverables)的不斷質問,因為無所不在的新自由主義、商品化思維所產生的問題?

「可交付成果」代表著被預定、模組化、可衡量、可控制的一系列結果。這樣的概念涉及到我們身處的效率與結果導向的文化中的「工具邏輯」(instrumental logic)以及自由市場機制的新自由主義觀點。這種想法代表著一種扁平化的世界觀,即韓炳哲(Byung-Chul Han)在《倦怠社會》(Fatigue Society)中所提到的今日社會對透明度與可見度的要求無所不在,因此形成了各種展示,形塑了一個橫向主義的世界,這個世界裡的社群媒體「推特民主」(Twitter-democracy)以及氾濫的部落格空間造成了絲毫沒有休息、沉思、創造或實驗空間的「網路文化」(net culture)。創業思維以及對眼下的當今的關注主導著這樣的世界,也因此適應性和靈活性被視為是具有崇高價值的能力。簡單來說,垂直主義的觀點(例如反思性)、新的想像模式,或是歷史的深度在這個世界裡毫無立足點——然而這些卻都是學院派的特徵和基礎觀點。

「疲累學院」(Exhausted Academies)展覽現場。韓炳哲,《倦怠社會》(Fatigue Society),首爾媒體城市雙年展,2016。© Photo: Seoul Museum of Art

從這些觀察延伸,「疲累學院」(Exhausted Academies)策展計畫1重新思考藝術性研究與藝術學院之間的關係,特別提出針對當代新自由主義制度下令人「疲累、倦怠」的成就導向和工具化趨勢的批判。計畫更進一步嘗試重返「垂直主義」的觀點,企圖為注意力與集中力「騰出空間」,而這樣的空間可被用來執行實驗、提出新的問題與新的想像模式、進行推測與反思,並且重視那些未知的、獨特的、情感的、越界的和不可預期等開放式的差異化思考形式。
藝術機構底下的研究也因此應具體投入思考、揭示和推測等工作。換句話說,研究應積極促成新型垂直觀點的探究,也許可以達到對於「尚未知」的知識的理解。2 為了達成此目的,研究必須成為一個可提供專注思考與實驗的自主空間,如此便可開啟一個能夠提出新型質問的空間。且透過這類的質問的提出,新自由主義制度思想的結構才能受到挑戰。

然而,這種更具表現力的垂直主義的提問方法,對於研究最終該交付的成果又有哪些意義呢?

由於藝術創作與思考行為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研究必須以某種方式存在於相互連結和轉譯的中間過程之中。意思是說,研究必須被視為是一種游移的轉譯,而其中的物質和非物質則是必須不斷的相互交融,中間的互動對話則側重於種種的動態過程。這種目標的追求可以被形容為是具有操演性(performative)的3,因為重點不在於最後產出的結果或所收到的反饋,而是在於因為緊迫性而採取的行動,而這些行動試圖透過另類、甚至是推測性的命題來挑戰現況。在這樣的行動之下,所產生的能量源自將藝術性過程視為是源自於內在的,因此能夠將觀看現實的不同觀點清楚闡明,提出一個終極主張。

藝術史在台灣,能否以亞洲的藝術史區域論述作為參照,這是另外一個問題,只能局部有效。但毫無疑問的是,藝術史家在此的挑戰似乎是,如何在人類學式放低藝術的身段的田野記載藝術實踐之外,尋求更具野心的歷史方法學。以及,如何一方面從事現代的反歷史,一方面面對新穎而且超國家的當代藝術的歷史?就是這個雙重性,讓眼前的任務顯得充滿挑戰。

這種研究形式的制度環境該如何被形塑?換句話說,這類的研究應該在哪裡進行?

關於個人創作過程中的論述面向的研究,也就是在許多學術課程中所指的「藝術性研究」,由於其中可能涉及到眾多不同的理論觀點,理想的方式應該是在「研討」的模式下進行。不過,這類的研討不應該將重點放在規範化知識的重述,可是這樣的現象卻是提供固定課程與有著明確學科分類的學術機構的普遍屬性,導致這些學術機構因此淪為教學的機器。反之,如同我在受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所啟發的策展計畫「致研討」(To Seminar)4中所提到,應該透過教育矩陣的去機構化來進行實驗空間的創建,並且打造出非學科、情感化的環境,讓學生能在其中發揮其成為藝術家的潛力。
「致研討」(To Seminar)展覽現場(Sarah Pierce、 Falke Pisano、 Tiong Ang),烏德勒支BAK藝術中⼼,2017。

1 「疲累學院」(Exhausted Academies)是在2016年首爾媒體城市雙年展與2017年在諾丁漢當代藝術中心所呈現的研究計畫,計畫參與者包括:Tiong Ang、Inci Eviner、Rene Francisco、Byung-Chul Han & Isabella Gresser、Hito Steyerl、Ane Hjort Guttu、Muntadas等。網址:www.artandeducation.net/announcements/143995/doing-deceleration

2 Irit Rogoff,〈實踐研究/單一化知識〉(“Practicing Research/ Singularising Knowledge”),收錄於 《爭勝式學院 》(Agonistic Academies)(編輯:Jan Cools 、Henk Slager, Sint Lukas出版,布魯塞爾,2011年)。
網址:www.e-flux.com/announcements/35514/book-launch-agonistic-academies/

3 Barbara Bolt在〈藝術研究:一種操演性範例?〉(“Artistic Research: A Performative Paradigm?” )(PARSE Journal 第3號,2016年,129-142頁)這篇文章中提到「操演性的研究範例需要根據研究的述行力來理解, 以及其影響思想『運動』的能力與個人和社會的感覺中樞裡的言與行,不能從傳統常規的外部著手,而是要從其內部重新進行配置。」網址:https://parsejournal.com/issue/repetitions-and-reneges/

4「致研討」(To Seminar)是我在2017年於烏德勒⽀BAK藝術中⼼所提出的策展計畫。透過當代閱讀的方式探討羅蘭・巴特寫於1974年的文章〈致研討班〉(“To the Seminar”)。將研討作為一種概念,一種緊密且複雜的實踐,將其視為當代學習裡的重要關鍵,「To Seminar」將「seminar」這個字從名詞轉為動詞,嘗試啟動其中「無法預測的律動」,提議將其視為一種工具,用來介入當今已固化的教育實踐模式,此概念可從藝術延伸到其他各種領域。曾經被讚為「教育轉向」的模式,如今卻太過於被認定為是知識經濟或認知資本主義的固定起手勢,或者被用來將「知識生產」、「社群」和「方法」背後的意義進行柔性的清空。相較於巴特撰寫那篇文章當時的時空,我們身處的時代已成為了一個沉浸在「某種文化啟示錄」的當下,學習的真正使命不該慣性的將當前的病態症狀正常化,而是應該攜手共同透過不同的另類想像進行思考以及採取行動。「To Seminar」邀請了藝術家、理論家與其他文化工作者共同參與,再次介入研討時會交叉重疊的三個概念性空間(制度、轉移和文本),試圖將它們重組成一種平衡的互惠關係,進行當代條件的重新談判。網址:www.artandeducation.net/announcements/142277/to-seminar

迄今,學院的機構環境一直是「進行研究」的主要場域5,自成立以來,一直以「 inter-esse」(求知欲)來自我定義,並且將「oikos」(計算理性)排除在外。工具化、量化和學科劃分已逐漸造成了威脅,在認知資本主義中形成空洞的創意產業與同質化的思考模式,包括專家知識、知識轉移、利益互惠、就業能力、評估與品質保證,都試圖將藝術教育簡化為新自由主義的「部署」(dispositive),而學院似乎仍然是文化領域裡最後一個現存的自由空間,讓生產、反思和展示的創新和實驗過程得以被實踐。因此,學院應該繼續支持提供這種彈性、自主的空間,讓各種形式的知識能夠結合,而這樣的空間也可以透過新的思辨組合的形成而繼續蓬勃發展。

5「進行研究」(Doing Research)是Jan Kaila與Henk Slager共同策劃的一系列工作坊、論壇、出版的策展計畫,在2012年第13屆卡塞爾文獻展呈現,深度探討發生在機構內外的研究。網址:www.artandeducation.net/announcements/109237/doing-research

在此前提之下,不再只專注於規範化知識的重述、固化的課程,和明確分類的學科的教育環境便可形成,同時也促使重視實驗性研討的環境的建立,而開放式、非等級化和思辨性思考形式等特徵則可能成為這樣的環境所表現出的特點。6屏除使人無法專心的當代科技的影響,這樣的環境有潛力創造出能夠包容不同的智能和非常規感性情感的空間,一個能夠讓未來可能成為藝術家的學生們重新想像世界以及思考人類與世界的關係的空間。

這是否代表著強大的哲學和概念框架持續的影響著我們對「理論實踐」的理解?

在二十一世紀的前十年,知識生產受到不成比例的過度重視。因此,許多藝術家開始將藝術創作視為是過程導向的,創作更是受到一系列硬性規定的出發點或思考重點所牽引。日益顯著的學術化,也就是說,對於制度機構強加於知識生產模式的相關要求的遵守,似乎也強化了上述的這種趨勢。出於這個原因,將注意力轉移到比知識生產更優先的事物上儼然成為了當前該緊急面對與處理的重點,而思考的過程便是其中之一。思考過程自古以來就被視為是哲學與藝術的緊密連結點7,正是在這種與哲學的對話之中,藝術性思維可以重新關注那些未知、獨特、情感、越界和不可預期的事物。

這種分界的知識轉變又會形成怎樣的後果?

從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的《心智生命》(The Life of the Mind)一書延伸,我們必須再次明確區分思考與知識。鄂蘭在書中呼應著康德哲學中清楚區分的兩個思考活動:「Verstand 」(知性、智性、悟性)與 「Vernunft」(理性)。「Verstand 」代表著實徵性知識(empirical knowledge)、經驗知識的思辨領域;而「Vernunft」則是超越該領域,不再不斷的追求悟性。鄂蘭認為哲學與藝術都是純粹的思考行為,而這樣的思考是在自我意識的狀態下所進行的。

6 在2019年的策展計畫「隨意推測」(Whatever Speculation)裡,關於推測這個概念的定位與狀況被再度提出討論。www.mahkuscript.com/4/volume/3/issue/1/
另外,也在位於蘇黎世的「OnCurating」空間舉辦此計畫的相關錄像放映。網址:https://oncurating-space.org/re-imagining-futures/

7這樣的方式是我所撰寫的《研究之樂》(The Pleasure of Research)的出發點(Hatje Cantz出版,柏林,2015年),探討關於知識生產、藝術性思考、媒介特異性、脈絡回應性等議題。然而,這些議題又與當前的藝術教學與藝術性研究有哪些關係?我認為藝術性研究應該對於所謂的「gaya scienza」(快樂的科學)有所提示,這是一種臨時的自主活動,進行此活動時,不同的研究和思考形式能夠因為智性愉悅以及實驗方法而被激發。網址:www.e-flux.com/announcements/29650/hatje-cantz-publication-the-pleasure-of-research/

此外,鄂蘭也將其思考行為在公共空間裡透過表演公開展示,目的在於證明這是一種參與形式。黑特・史德耶爾(Hito Steyerl)也對此提出這種思考形式主要是涉及到傳統解放知識的束縛8,而彼得・魏斯(Peter Weiss)則是提出「抵抗的美學」的解釋,這種思考方式針對制度紀律化與標準化,以及議題的價值與真理,要求能有公開辯論的空間。必要時,甚至可以做出與認知資本主義和象徵性勞動的管理制度對立的批判。

8 Hito Steyerl,〈抵抗的美學〉(“Aesthetics of Resistance”),MaHKUzine 第8號,2010年,烏得勒支,31-37頁。網址:https://issuu.com/hku-online/docs/mahkuzine08_web

這種知識的與操演性的轉變對於研究的當代理解代表著什麼?

這其中牽涉到激進的抵抗方式,應用著藝術的內在潛力,以不同的方式想像世界,一種面對未知的開放式思維的推測與聯想,進而脫離決定論和因果啟發的思考模式。簡單來說,這是一種不能被靜止或固化、不可受預設的思考形式,並且最終將形成傅柯所提的新生存美學。因此,研究應該被視為是一個動詞,而非名詞(即最終所呈現的可交付成果)。重點在於藝術性研究不應該被目標明確的制度結構所僵化,而是應該與藝術家所提出的滾動式與急迫性的關注焦點維持緊密的連結。由於藝術性研究所具備的臨時性,因此最好將其視為是一種可轉位的框架,一個無領域的空間,在其中,各種多元的創意實踐、藝術性思維、策展策略的組合讓新的關係持續被促成,而這些異質的組合也能夠對於世界上各種急迫的問題提出相對的貢獻。

此外,藝術性研究作為一個研究領域(此議題在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中命名為「研究生態」〔Research Ecologies〕的第三研究館中曾被討論)9,便同時概述了自身的方法論和認識論的先決條件。藝術性研究的特性包括了不間斷的橫向互動,以及三條不可切割且本質上相互連結的路線:一、創意實踐的路線;二、藝術思考的路線;三、策展策略的路線。
「研究生態」(Research Ecologies)展覽現場,威尼斯雙年展第三研究館,2019。© Photo: Haupt & Binder
9 捨棄單一展覽的策展方式,第三研究館(計畫主持人:Mika Elo 、Henk Slager )呈現出藝術性研究的多種實踐方式。參與的研究者自行組成六個不同的小區塊,在其中展示不同形式的創意思考,同時提出對於展覽、表演、揭發、討論和敘述的各種實際碰撞和相關形式的批判性反思。在此主題下,第三研究館完全符合當前關於後人類困境的辯論,包括透過新唯物主義命題的形式探討生態失衡、行動力關係取向、跨學科或橫向論述發展,以及新型的批判與敘述等議題。

與Pierre-Félix Guattari議題設定的《三個生態學》相符,這些方法也一再的對於倫理政治聲明提出要求。畢竟,共同取向或共同世界的消逝是我們目前遭受到的現況。為了能夠重新思考這個世界,我們迫切需要另一組坐標系統,一種隱晦與敏感的佈局,透過新的虛構和想像來面對界別與配置的現況,並且對於未來進行推測。以下是藝術性研究所面臨到的一些重大挑戰:為人類、非人類行動者和因素之間的新型互動模式開創新的理論和藝術性表現形式;對於全球環境危機的新思考與表現方式進行闡述;最後一點則是面對歷史責任的相關問題。網址:www.researchpavilion.fi

在2021年於第九屆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雙年展(9th Bucharest Biennale)所呈現的策展計畫「告別研究」(Farewell to Research)之中, 這三條線從組合的角度出發10,針對目前對於研究概念的理解,從過分強調創造力、藝術思維或策展策略這三條路線的語意(rhetoric)影響下提出批判,目的在於重新取回創造的獨特原動力;這樣的概念,雖然本質是自由的,但是如今似乎受到由規定所主導的文創產業裡單一語意的限制。實際上,它理當支持的應該是透過藝術創作探索感性潛力的作為。

在關於知識生產的辯論中也存在著類似的簡化危機,在其中,藝術思考的過程幾乎完全屈服於認知資本主義的學術規範與龐大協定。然而,在定義上應被定位在學科知識之前的動態藝術性思考,並不會導致身份的透明化。這些急迫的議題應當被策略性的公開,從其中開創出轉化的空間。這其實就是策展路線的觀點,其中包含著為公共和操演性模式的反思和展示所創造的實驗空間,以及將物體、圖像、論述、地點、歷史、特別是針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關係脈絡化。

藝術性研究是由創意實踐、藝術思考和策展策略之間的重要互動所決定的一種活動,其特殊性須清楚的置入於藝術之中,並且同時能夠闡明問題、提出質疑,最重要的是,能夠提出新型與未來導向的想法。(這也是策展計畫「告別研究」嘗試透過一系列展示與討論希望能進一步探討的。)

10 透過這樣的主題,第九屆布加勒斯特雙年展(2020-2021「告別研究」〔Farewell to Research〕,策展人:Henk Slager)與過去十年來圍繞著藝術性研究這樣的概念所產生的誤解清楚的切割。這些誤解似乎將藝術性研究簡化成名詞,而動詞所能提供的活動力則是上述所形容的活躍與臨時性的特質所需要的。更重要的是,這些誤解似乎是因為這三條本質上有著不可分割的連接的路線之一的絕對化所致。

雖然重點顯然是要以不同的方式想像世界,意味著對於政治想像的新未來導向模式,但是,策展路線的觀點不該等同於政治行動主義,正如不應該將創意路線的目的簡化成新型研究的產生,或者將藝術性思考視為偽科學研究。

如同在「Farewell to Research」所強調的,藝術性研究的潛力源自於「換位思考」(thinking differently),即如何透過某種思考方式從規劃轉向為推測。這是一種開放式思考的聯想模式,暗指著未知,也因此脫離決定論和因果關係的思考巢臼。
未完成進行中的文件記錄:www.mahkuscript.com/5/volume/4/issue/1/

1 「疲累學院」(Exhausted Academies)是在2016年首爾媒體城市雙年展與2017年在諾丁漢當代藝術中心所呈現的研究計畫,計畫參與者包括:Tiong Ang、Inci Eviner、Rene Francisco、Byung-Chul Han & Isabella Gresser、Hito Steyerl、Ane Hjort Guttu、Muntadas等。網址:www.artandeducation.net/announcements/143995/doing-deceleration
2 Irit Rogoff,〈實踐研究/單一化知識〉(“Practicing Research/ Singularising Knowledge”),收錄於 《爭勝式學院 》(Agonistic Academies)(編輯:Jan Cools 、Henk Slager, Sint Lukas出版,布魯塞爾,2011年)。 網址:www.e-flux.com/announcements/35514/book-launch-agonistic-academies/
3 Barbara Bolt在〈藝術研究:一種述行性範例?〉(“Artistic Research: A Performative Paradigm?” )(PARSE Journal 第3號,2016年,129-142頁)這篇文章中提到「述行性的研究範例需要根據研究的述行力來理解, 以及其影響思想『運動』的能力與個人和社會的感覺中樞裡的言與行,不能從傳統常規的外部著手,而是要從其內部重新進行配置。」網址:https://parsejournal.com/issue/repetitions-and-reneges/
4「致研討」(To Seminar)是我在2017年於烏德勒⽀BAK藝術中⼼所提出的策展計畫。透過當代閱讀的方式探討羅蘭・巴特寫於1974年的文章〈致研討班〉(“To the Seminar”)。將研討作為一種概念,一種緊密且複雜的實踐,將其視為當代學習裡的重要關鍵,「To Seminar」將「seminar」這個字從名詞轉為動詞,嘗試啟動其中「無法預測的律動」,提議將其視為一種工具,用來介入當今已固化的教育實踐模式,此概念可從藝術延伸到其他各種領域。曾經被讚為「教育轉向」的模式,如今卻太過於被認定為是知識經濟或認知資本主義的固定起手勢,或者被用來將「知識生產」、「社群」和「方法」背後的意義進行柔性的清空。相較於巴特撰寫那篇文章當時的時空,我們身處的時代已成為了一個沉浸在「某種文化啟示錄」的當下,學習的真正使命不該慣性的將當前的病態症狀正常化,而是應該攜手共同透過不同的另類想像進行思考以及採取行動。「To Seminar」邀請了藝術家、理論家與其他文化工作者共同參與,再次介入研討時會交叉重疊的三個概念性空間(制度、轉移和文本),試圖將它們重組成一種平衡的互惠關係,進行當代條件的重新談判。網址:www.artandeducation.net/announcements/142277/to-seminar
5 「進行研究」(Doing Research)是Jan Kaila與Henk Slager共同策劃的一系列工作坊、論壇、出版的策展計畫,在2012年第13屆卡塞爾文獻展呈現,深度探討發生在機構內外的研究。網址:www.artandeducation.net/announcements/109237/doing-research
6 在2019年的策展計畫「隨意推測」(Whatever Speculation)裡,關於推測這個概念的定位與狀況被再度提出討論。www.mahkuscript.com/4/volume/3/issue/1/ 另外,也在位於蘇黎世的「OnCurating」空間舉辦此計畫的相關錄像放映。網址:https://oncurating-space.org/re-imagining-futures/
7這樣的方式是我所撰寫的《研究之樂》(The Pleasure of Research)的出發點(Hatje Cantz出版,柏林,2015年),探討關於知識生產、藝術性思考、媒介特異性、脈絡回應性等議題。然而,這些議題又與當前的藝術教學與藝術性研究有哪些關係?我認為藝術性研究應該對於所謂的「gaya scienza」(快樂的科學)有所提示,這是一種臨時的自主活動,進行此活動時,不同的研究和思考形式能夠因為智性愉悅以及實驗方法而被激發。網址:www.e-flux.com/announcements/29650/hatje-cantz-publication-the-pleasure-of-research
8 Hito Steyerl,〈抵抗的美學〉(“Aesthetics of Resistance”),MaHKUzine 第8號,2010年,烏得勒支,31-37頁。網址:https://issuu.com/hku-online/docs/mahkuzine08_web
9 捨棄單一展覽的策展方式,第三研究館(計畫主持人:Mika Elo 、Henk Slager )呈現出藝術性研究的多種實踐方式。參與的研究者自行組成六個不同的小區塊,在其中展示不同形式的創意思考,同時提出對於展覽、表演、揭發、討論和敘述的各種實際碰撞和相關形式的批判性反思。在此主題下,第三研究館完全符合當前關於後人類困境的辯論,包括透過新唯物主義命題的形式探討生態失衡、行動力關係取向、跨學科或橫向論述發展,以及新型的批判與敘述等議題。
與Pierre-Félix Guattari議題設定的《三個生態學》相符,這些方法也一再的對於倫理政治聲明提出要求。畢竟,共同取向或共同世界的消逝是我們目前遭受到的現況。為了能夠重新思考這個世界,我們迫切需要另一組坐標系統,一種隱晦與敏感的佈局,透過新的虛構和想像來面對界別與配置的現況,並且對於未來進行推測。以下是藝術性研究所面臨到的一些重大挑戰:為人類、非人類行動者和因素之間的新型互動模式開創新的理論和藝術性表現形式;對於全球環境危機的新思考與表現方式進行闡述;最後一點則是面對歷史責任的相關問題。網址:www.researchpavilion.fi
10 透過這樣的主題,第九屆布加勒斯特雙年展(2020-2021「再見研究」〔Farewell to Research〕,策展人:Henk Slager)與過去十年來圍繞著藝術性研究這樣的概念所產生的誤解清楚的切割。這些誤解似乎將藝術性研究簡化成名詞,而動詞所能提供的活動力則是上述所形容的活躍與臨時性的特質所需要的。更重要的是,這些誤解似乎是因為這三條本質上有著不可分割的連接的路線之一的絕對化所致。
雖然重點顯然是要以不同的方式想像世界,意味著對於政治想像的新未來導向模式,但是,策展路線的觀點不該等同於政治行動主義,正如不應該將創意路線的目的簡化成新型研究的產生,或者將藝術性思考視為偽科學研究。
如同在「Farewell to Research」所強調的,藝術性研究的潛力源自於「換位思考」(thinking differently),即如何透過某種思考方式從規劃轉向為推測。這是一種開放式思考的聯想模式,暗指著未知,也因此脫離決定論和因果關係的思考巢臼。 未完成進行中的文件記錄:www.mahkuscript.com/5/volume/4/issue/1/
分享
Email
Twitter
Facebook
作者

漢克.斯勞格(Henk Slager)以藝術研究教授(芬蘭美術學院,2010-2015)及烏特勒支視覺藝術與設計學院(MaHKU Utrecht)院長身份,對視覺藝術研究的功能論辯貢獻良多。2006 年,共同發起歐洲藝術研究網 (EARN),透過座談會、專家會議和演講,爬梳藝術研究對當今藝術教育的影響。專注藝術研究之餘,先後參與多項策展計畫,包括第七屆上海雙年展「快城快客」(2008)、歐洲宣言展合作計畫「學院轉向時」(As the Academy Turns)(2010)、第十三屆文獻展的「進行研究」 (Doing Research)(2012)、第一屆提比里斯三年展的「越位效應」(Offside Effect)(2012)、第五屆廣州三年展「亞洲時間」的「及時沉思」 (Timely Meditations) (2016)、烏特勒支當代藝術中心的「致研討 」(To Seminar)(2017)、威尼斯雙年展第三屆研究館的「研究生態」 (Research Ecologies)(2019)、第九屆布加勒斯特雙年展的「告別研究」 (Farewell to Research)(2021)。近作「研究之樂:2007-2014 教育及策展研究計畫概觀」 (The Pleasure of Research: an overview of educational and curatorial research projects 2007-2014),於2015年由柏林Hatje Cantz出版社出版。

Archive
Archive
Issue 11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編序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羅秀芝
一篇關於2023 年清萊雙年展「開放世界」的紀事 索拉育・艾姆·烏亞育特(Sorayut Aiem-UeaYut)
超越展覽:印尼藝術雙年展的演變趨勢 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
流動的論述: 以金邊為對話的流體 潘.塞瑞培格納(Pen Sereypagna)和 烏斯.里諾(Vuth Lyno)

Issue 10 展覽健忘症
編序 /展覽健忘症,或思辨策展的機制 林宏璋
如何建立展覽檔案:一個由生成研究角度出發的初步提議 林志明
重新表述的展覽建構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口傳、元語言迷霧及其健忘症 陳泰松

Issue 9 策反遺忘
編序 /躍出知識論被劃定的邊界 陳璽安
標誌與網絡:論團結的各種媒介以及唯物論的國際主義 何銳安
白浪與非家:思索電影視野中的東台灣交通設施 吳其育、陳璽安
低度開發的記憶:策展方法再議與亞洲情境 陳琬尹

Issue 8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編序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羅秀芝
收穫與一則糧邦故事 普特拉・西達雅圖拉 (Putra Hidayatullah)
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中《羅摩衍那/拉瑪堅》史詩的政治性:解碼泰國統治階級的權力 紀和韻(Jiradej Meemala and Pornpilai Meemalai)
共同體的不滿:評析第十五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的關係質地 吳祥賓

Issue 7 差異南方
編序 /差異南方 林宏璋
南方:問與聽的藝術 徐文瑞
未知領域:東印度尼西亞的策展實踐起源 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
南方熱:「南方」作為台灣當代策展之方法 呂佩怡

Issue 6 策展的起點
編序 /策展的起點 羅秀芝
我們需要策展人嗎? Bùi Kim Đĩnh
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與「糧邦」的關係 ruangrupa
策展三軸線:倫理、政治與美學 羅秀芝

Issue 5 策展知識域
編序 /策展知識域 林宏璋
遇見知識 漢克.斯勞格
策展物 林宏璋
策展倫理學 陳孟熙

Issue 4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編序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徐文瑞
當斜坡文化遇到垂直城市: 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 徐文瑞
藝術史在全球當代藝術環境:路徑與挑戰 郭昭蘭
關於紀念的策展:「政治舞碼的編排條件」展演回顧 蘇菲・格茲 (Sophie Goltz)

Issue 3 策動表演性
編序 / 策動表演性 張懿文
舞動展覽:台灣美術館中的表演性策展學 張懿文
當下常態中的共處與共事: 泰國曼谷藝術文化中心的「視覺藝術公司」 帕威.瑪哈薩里南(Pawit Mahasarinand)
策展作為不服從的實踐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Issue 2 策展人的客廳
編序 / 策展人的客廳 羅秀芝
延展的客廳:空間和談話 ruangrupa(埃德.達瑪萬(Ade Darmawan),馬讓・安登(Mirwan Andan)
卸下慣常的重負 瑞克斯小組(Raqs Media Collective)
策展地誌學 羅秀芝

Issue 1 策展學
編序 / 進一步,退兩步 林宏璋
何謂策展學? 林宏璋
美國花 尤恩・古梅爾 (Yoann Gourmel) ,艾洛迪・羅耶 (Elodie Royer)
生來就不是一張白紙 艾琳・黎加斯比・拉米雷斯(Eileen Legaspi Ramirez)
Issue 11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編序 /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羅秀芝
一篇關於2023 年清萊雙年展「開放世界」的紀事索拉育・艾姆·烏亞育特(Sorayut Aiem-UeaYut)
超越展覽:印尼藝術雙年展的演變趨勢 阿佑斯・波宛吉 (Ayos Purwoaji)
流動的論述: 以金邊為對話的流體 潘.塞瑞培格納(Pen Sereypagna)和 烏斯.里諾(Vuth Lyno)

Issue 10 展覽健忘症
編序 / 展覽健忘症,或思辨策展的機制 林宏璋
如何建立展覽檔案:一個由生成研究角度出發的初步提議林志明
重新表述的展覽建構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口傳、元語言迷霧及其健忘症 陳泰松

Issue 9 策反遺忘
編序 / 躍出知識論被劃定的邊界 陳璽安
標誌與網絡:論團結的各種媒介以及唯物論的國際主義 何銳安
白浪與非家:思索電影視野中的東台灣交通設施 吳其育、陳璽安
低度開發的記憶:策展方法再議與亞洲情境 陳琬尹

Issue 8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編序 /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羅秀芝
收穫與一則糧邦故事 普特拉・西達雅圖拉 (Putra Hidayatullah)
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中《羅摩衍那/拉瑪堅》史詩的政治性:解碼泰國統治階級的權力 紀和韻(Jiradej Meemala and Pornpilai Meemalai)
共同體的不滿:評析第十五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的關係質地 吳祥賓

Issue 7 差異南方
編序 / 差異南方 林宏璋
南方:問與聽的藝術 徐文瑞
未知領域:東印度尼西亞的策展實踐起源 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
南方熱:「南方」作為台灣當代策展之方法 呂佩怡

Issue 6 策展的起點
編序 / 策展的起點 羅秀芝
我們需要策展人嗎? Bùi Kim Đĩnh
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與「糧邦」的關係 ruangrupa
策展三軸線:倫理、政治與美學 羅秀芝

Issue 5 策展知識域
編序 / 策展知識域 林宏璋
遇見知識 漢克.斯勞格
策展物 林宏璋
策展倫理學 陳孟熙

Issue 4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編序 /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徐文瑞
當斜坡文化遇到垂直城市: 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 徐文瑞
藝術史在全球當代藝術環境:路徑與挑戰 郭昭蘭
關於紀念的策展:「政治舞碼的編排條件」展演回顧 蘇菲・格茲 (Sophie Goltz)

Issue 3 策動表演性
編序 / 策動表演性 張懿文
舞動展覽:台灣美術館中的表演性策展學 張懿文
當下常態中的共處與共事: 泰國曼谷藝術文化中心的「視覺藝術公司」 帕威.瑪哈薩里南(Pawit Mahasarinand)
策展作為不服從的實踐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Issue 2 策展人的客廳
編序 / 策展人的客廳 羅秀芝
延展的客廳:空間和談話 ruangrupa(埃德.達瑪萬(Ade Darmawan),馬讓・安登(Mirwan Andan)
卸下慣常的重負 瑞克斯小組(Raqs Media Collective)
策展地誌學 羅秀芝

Issue 1 Curatography
編序 / 進一步,退兩步 林宏璋
何謂策展學?林宏璋
美國花 尤恩・古梅爾 (Yoann Gourmel) ,艾洛迪・羅耶 (Elodie Royer)
生來就不是一張白紙 艾琳・黎加斯比・拉米雷斯(Eileen Legaspi Ramir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