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 4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藝術史在全球當代藝術環境:路徑與挑戰
1990年代末以來,以台灣為基地的藝術實踐高度膨脹與擴張,各種藝術基礎設施紛紛設立,諸如逐漸確立的雙年展機制、鼓勵積極跨國移動的補助系統、美術館來自公部門的人口統計學任務、藝術實踐民主化的浪潮等,這些因素伴隨著文化政策,以「移動的藝術」作為文化外交的手段。種種條件都在加速策展實踐被重新定位於對外國際串聯的中介任務,與對內文化創新和藝術民主的催生者。儘管這對內與對外的兩者,表面上相輔相成(互補的),但實際上也常常冒著自我抵消的風險。
台灣就像臨近的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許多二戰後才獨立的亞洲國家ㄧ樣,在政府的主導下,推動以國家概念為範疇的美術史書寫,與美術館建構工程。在這裡,美術史不僅被看作是歷史的一支,藝術作品在敘述國家藝術史的時候,可以說也負起了重要的角色。但很可惜,台灣藝術史的史家們與熱衷于國際交流的策展人,目前仍分屬兩個相對來說分殊(separated)的社群。
雖然像「21世紀亞洲當代藝術」(Asian Art History in the 21th Century)這樣的學術研討會中,倡議重訪傳統藝術實踐典範,以賦予亞洲藝術與現代亞洲藝術,它們獨特與應得的認可。1 然而,先不說「亞洲」這個符號,在近期成為炙手可熱、可銷售對象的事實,光是是否存在「一個」「藝術的亞洲」的問題,就仍然疑雲重重;2 以學科方法學的演進來看,二十世紀初期,當藝術史學科從古典世界轉向同時期的當代世界時,藝術史中的歷史觀念、知識形式、研究方法、研究範圍等,無不面臨來自研究對象的多重挑戰;除此之外,奠基藝術史學科研究的內在形式、作品風格、圖像意義等,也已不斷持續擴充,並為政治、社會、意識形態等等範疇所取代。

1 Vishakha N. Desai, ed., Asian Art History in the 21st Century, Williamstown, MA: Sterling and Francine Clark Art Institute, 2007.

2 2018關渡雙年展「亞洲的七個提問」就是從殖民與解殖、烏托邦與惡托邦、中心與邊緣、激進與保守、左右派、語言主體、以及對於未來性的設想,解構「亞洲」概念。

王秀雄〈台灣第一代西畫家的保守與權威主義暨其對台灣戰後西畫的影響〉文章節錄(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今天,在當代藝術歌頌高度移動與流通的此刻,強調區域當代藝術實踐動能,也成了撰寫區域藝術史的動機。3 撰寫當代藝術,除了是對缺漏的補遺,其任務似乎還被期待去行銷、推動區域當代藝術實踐。

我們可以從韓國「單色畫」在2012年的展覽與書寫中,看到這種合作無間的複合任務。為光州雙年展(Gwangju Biennale)遠道而來的國際觀眾,在結束國際性的雙年展開幕後,以無縫接軌的方式繼續被帶往首爾欣賞韓國單色畫展。還有什麼比一部完整以英文書寫的「單色畫的歷史」還要上道的待客之道?4

語言的障礙、藝術市場與西方中心的連繫,是這類區域藝術實踐尚未構成整體藝術史「認知中心」的原因。近來西方某些機構興致勃勃的展示戰後亞洲藝術,這說明了他們渴望從一個更具國際視野與跨國的新鮮角度,來理解自己戰後的藝術。但是,這些研究與其説是對區域藝術史的重建,不如說是西方現代主義對地方性的理解,同時也是現代藝術在亞洲變體的揭示。這種關注藝術移動性的主題,屬於「藝術及其全球史」(Art and Its Global History)的視線範疇,但它可能也「順便」拉抬了這個兼具國際樣式,且帶有人類學式目光下作為物證的藝術產物。

藝術史在台灣,能否以亞洲的藝術史區域論述作為參照,這是另外一個問題,只能局部有效。但毫無疑問的是,藝術史家在此的挑戰似乎是,如何在人類學式放低藝術的身段的田野記載藝術實踐之外,尋求更具野心的歷史方法學。以及,如何一方面從事現代的反歷史,一方面面對新穎而且超國家的當代藝術的歷史?就是這個雙重性,讓眼前的任務顯得充滿挑戰。

藝術史的全球轉向,對於非西方區域來說,並非萬靈丹,它的前提仍有值得警覺之處:其一是其將差異正常化的策略(strategies of normalizing difference);其二是將藝術史視為帶有向全球尋求關聯性的學科;其三則是藝術史這個學科本身與歐洲國家意識、殖民主義千絲萬縷的內部關聯。全球藝術史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全球化的陰暗面,以及世界文化均值化的全面勝利。然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很多評論家都注意到,國家性的討論不斷出現在區域當代藝術的討論之中,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儘管那個誕生自殖民主義的藝術史學本身捉襟見肘,撰寫區域或地方的藝術史並不僅僅以提供針對西方藝術史的批判來自我定位。早期台灣史評案,例如隨著報禁解除一起出現、由自立晚報出版的林惺嶽《台灣美術風雲40年》對藝術世代爭議直言不諱、謝里法的《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在再版序中對歷史編撰學本身的自覺與反思、以及王秀雄在〈台灣第一代西畫家的保守與權威主義暨其對台灣戰後西畫的影響〉對藝術實踐中威權主義的尖銳批評;7 雖然皆著眼藝術之過往,但是這些出現在1990年代前後的藝術史實踐,不難看出對於藝術所處當下藝術社會著力之深、期許之遠,甚至對體制批判作用之猛。還有,那個幾乎要被後來的國際主義潮流的雙年展給排除在外的, 1996年台北雙年展「台灣藝術主體性」,其所展現的活力與價值,不就是一個嘗試包容歷史與當下的全面性觀點嗎?這些藝術史的歷史,如今,都值得我們重新估量與看待。

3 視盟的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簡子傑在花博當代一年展與筆者的討論講座「藝術講座|從資料庫到一段想像的歷史」中,也提出這是否會是書寫台灣藝術史的地方。活動說明,指出策畫人之一的簡子傑對於資料庫作為台灣當代藝術歷史化工程的企圖:「從籌劃至今,『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已經歷了五年時間,原本的設置理念,多少是基於國內當代藝術發展欠缺向外連結的管道與條件,因而產生的策略性產物。另一方面,隨著這個以創作類型為骨架的資料庫逐漸被填入了內容,不僅資料庫本身的發展進程也足以形成一段有待反思的小歷史,資料庫本身所涉及的廣泛議題,實則也必然對應著一段關於台灣當代藝術的發展歷史——基於對事實的肯定,關於這個資料庫自身的小歷史,與其所對應的這種較大的歷史,無疑地,是我們開始去思考資料庫的未來時一個不能被忽略的重點,但藝術涉及的畢竟不只於事實,也因此,我們讓這個講座指向一種較為動態有機的方向,一段想像的歷史。」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台灣當代一年展/藝術講座從資料庫到一段想像的歷史/1329418883862222/(2020/4/30載入)。

4 Joan Kee, Contemporary Korean Art: Tansaekhwa and the Urgency of Method,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3.

5 奇廷泫、手塚美和子,〈歷史是怎樣寫成的?〉,《美術手帖》國際版・春季特別號「亞洲藝術風起時」,2016,頁85。

Chika Okeke-Agulu: Globalization, Art History, and the Specter of Difference, in

 Alexander Dumbadze,Suzanne Hudson ed.: Contemporary Art-1989 to the Present, p.447

7 林惺嶽,《台灣美術風雲40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謝里法,《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第五版,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8。王秀雄,〈台灣第一代西畫家的保守與權威主義暨其對台灣戰後西畫的影響〉,《台灣美術發展史論》,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

可喜的是,對話性的論述生產,卻如火如荼在檔案重建、在策展實踐中,提供這樣的可能性。蔣伯欣的〈材質的當代性:以「新漢城畫派大展」為中心的考察 〉一文,既是台灣展覽史的拼圖,也是亞際(Inter-Asian)研究與藝術移動史的案例。此外,如果根源于殖民概念的藝術史危機最終催生了視覺研究的話,那麼主導今日策展教育的金匠學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也同樣發展出新的策展典範。展覽的形式,成了值得注意的論述場域。立方計劃空間的「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高森信男的近日策展實踐,以及在2019亞洲藝術雙年展作為展間節點的李禹煥(Lee UFan)作品,都在給予過去建立在敘述的藝術史學科某種另類的提案。這些嘗試可以被看作是像哈瓦那(Havana Biennial)、達卡(Dakar Biennale)、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 Biennale)、光州等雙年展一樣,終結西方藝術史的後歷史開創之舉。如今,我們的挑戰是,如何去打開當代作為爭論之地的同時,讓它一次全部地注入各個地方、國家、宗教、以及全球的偶然性。

鄭大衛(David TEH)在CIT 19(Curator’s Intensive Taipei 19)論壇以「策展的職能為何?」(what is curatorial function)為題的演講中指出:「撇開一些在這個地區的歷史上並不成立的(西方)專業假設,去尋找策展人與國家權力、官僚勞動以及作者權之間的愛恨關係。過去因為亞洲策展人在努力地追求與國際藝術系統中那些在製造視覺品味的游牧者在平等的基礎上鞏固自身專業,上述那些結構性的問題便可能被放在一邊。但隨著該系統的重心向我們的方向移轉,我們就不能再迴避這些問題了。」7 我認為回答這個問題的方法當然不是從策展實踐離開,而是再次回到創生策展職能的現場,也就是回到積極運作中的藝術系統,直面面對其政治爭議,再次尋求展覽作為文化爭論的場所。也就是說,逼使策展的職能追求國際藝術系統的藝術品味之際,意識到(recognize)不要犧牲或者回避本地社會存在的政治爭議,以及隱而未顯的藝術歷史。
7 鄭大衛(David TEH),「Curator’s Intensive Taipei 19 當代策展的新挑戰—國際論壇青年策展工作坊」主題演講,《ART WAVE》,網址:http://curatorsintensive.tw/david-teh/ (2020/4/30載入)。
1 Vishakha N. Desai, ed., Asian Art History in the 21st Century, Williamstown, MA: Sterling and Francine Clark Art Institute, 2007.
2 2018關渡雙年展「亞洲的七個提問」就是從殖民與解殖、烏托邦與惡托邦、中心與邊緣、激進與保守、左右派、語言主體、以及對於未來性的設想,解構「亞洲」概念。
3 視盟的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簡子傑在花博當代一年展與筆者的討論講座「藝術講座|從資料庫到一段想像的歷史」中,也提出這是否會是書寫台灣藝術史的地方。活動說明,指出策畫人之一的簡子傑對於資料庫作為台灣當代藝術歷史化工程的企圖:「從籌劃至今,『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已經歷了五年時間,原本的設置理念,多少是基於國內當代藝術發展欠缺向外連結的管道與條件,因而產生的策略性產物。另一方面,隨著這個以創作類型為骨架的資料庫逐漸被填入了內容,不僅資料庫本身的發展進程也足以形成一段有待反思的小歷史,資料庫本身所涉及的廣泛議題,實則也必然對應著一段關於台灣當代藝術的發展歷史——基於對事實的肯定,關於這個資料庫自身的小歷史,與其所對應的這種較大的歷史,無疑地,是我們開始去思考資料庫的未來時一個不能被忽略的重點,但藝術涉及的畢竟不只於事實,也因此,我們讓這個講座指向一種較為動態有機的方向,一段想像的歷史。」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台灣當代一年展/藝術講座從資料庫到一段想像的歷史/1329418883862222/(2020/4/30載入)。
4 Joan Kee, Contemporary Korean Art: Tansaekhwa and the Urgency of Method,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3.
5 奇廷泫、手塚美和子,〈歷史是怎樣寫成的?〉,《美術手帖》國際版・春季特別號「亞洲藝術風起時」,2016,頁85。
6 林惺嶽,《台灣美術風雲40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謝里法,《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第五版,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8。王秀雄,〈台灣第一代西畫家的保守與權威主義暨其對台灣戰後西畫的影響〉,《台灣美術發展史論》,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
7 鄭大衛(David TEH),「Curator’s Intensive Taipei 19 當代策展的新挑戰—國際論壇青年策展工作坊」主題演講,《ART WAVE》,網址:http://curatorsintensive.tw/david-teh/ (2020/4/30載入)。
分享
Email
Twitter
Facebook
作者
郭昭蘭,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專任副教授,主要教授現代與當代藝術、藝術史學理論與策展實踐。她的博士論文主要研究美國評論如何透過詮釋羅森柏格(Robert Rauschenberg)與1960年代美國新達達藝術,建構其反現代主義版本的後現代藝術理論。近期策展項目包括關渡美術館「有譜」計畫(Score Project)以及與藝術家林明弘、安靜(Lee Ambrozy )合作策展「穿越人煙罕至的小徑」,嘗試以跨歷史並置方式,探索展覽製作作為藝術史學方法的擴張場域。
Archive
Archive
Issue 13 策展經濟與注意力資本
編序 /策展經濟與注意力資本 林宏璋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與包浩斯——「前衛」的內感經濟 斐噠(Freda Fiala)
感染主權!分叉突變! 李紫彤
麻煩禮讚 楊硯奇

Issue 12 亞洲的草根展覽份子
編序 /亞洲的草根展覽份子 陳璽安
步行,城市與劇場:論澳門藝術團體「足跡」的行街演出 吳思鋒
北京的同志與藝術:NGO場景與個人策展實踐的反思 楊紫
思索藝術煉金術:對科欽–穆吉里斯雙年展藝術家策展模式的反思 安努舒卡.拉堅德蘭(Anushka Rajendran)

Issue 11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編序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羅秀芝
一篇關於2023 年清萊雙年展「開放世界」的紀事 索拉育・艾姆·烏亞育特(Sorayut Aiem-UeaYut)
超越展覽:印尼藝術雙年展的演變趨勢 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
流動的論述: 以金邊為對話的流體 潘.塞瑞培格納(Pen Sereypagna)和 烏斯.里諾(Vuth Lyno)

Issue 10 展覽健忘症
編序 /展覽健忘症,或思辨策展的機制 林宏璋
如何建立展覽檔案:一個由生成研究角度出發的初步提議 林志明
重新表述的展覽建構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口傳、元語言迷霧及其健忘症 陳泰松

Issue 9 策反遺忘
編序 /躍出知識論被劃定的邊界 陳璽安
標誌與網絡:論團結的各種媒介以及唯物論的國際主義 何銳安
白浪與非家:思索電影視野中的東台灣交通設施 吳其育、陳璽安
低度開發的記憶:策展方法再議與亞洲情境 陳琬尹

Issue 8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編序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羅秀芝
收穫與一則糧邦故事 普特拉・西達雅圖拉 (Putra Hidayatullah)
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中《羅摩衍那/拉瑪堅》史詩的政治性:解碼泰國統治階級的權力 紀和韻(Jiradej Meemala and Pornpilai Meemalai)
共同體的不滿:評析第十五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的關係質地 吳祥賓

Issue 7 差異南方
編序 /差異南方 林宏璋
南方:問與聽的藝術 徐文瑞
未知領域:東印度尼西亞的策展實踐起源 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
南方熱:「南方」作為台灣當代策展之方法 呂佩怡

Issue 6 策展的起點
編序 /策展的起點 羅秀芝
我們需要策展人嗎? Bùi Kim Đĩnh
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與「糧邦」的關係 ruangrupa
策展三軸線:倫理、政治與美學 羅秀芝

Issue 5 策展知識域
編序 /策展知識域 林宏璋
遇見知識 漢克.斯勞格
策展物 林宏璋
策展倫理學 陳孟熙

Issue 4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編序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徐文瑞
當斜坡文化遇到垂直城市: 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 徐文瑞
藝術史在全球當代藝術環境:路徑與挑戰 郭昭蘭
關於紀念的策展:「政治舞碼的編排條件」展演回顧 蘇菲・格茲 (Sophie Goltz)

Issue 3 策動表演性
編序 / 策動表演性 張懿文
舞動展覽:台灣美術館中的表演性策展學 張懿文
當下常態中的共處與共事: 泰國曼谷藝術文化中心的「視覺藝術公司」 帕威.瑪哈薩里南(Pawit Mahasarinand)
策展作為不服從的實踐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Issue 2 策展人的客廳
編序 / 策展人的客廳 羅秀芝
延展的客廳:空間和談話 ruangrupa(埃德.達瑪萬(Ade Darmawan),馬讓・安登(Mirwan Andan)
卸下慣常的重負 瑞克斯小組(Raqs Media Collective)
策展地誌學 羅秀芝

Issue 1 策展學
編序 / 進一步,退兩步 林宏璋
何謂策展學? 林宏璋
美國花 尤恩・古梅爾 (Yoann Gourmel) ,艾洛迪・羅耶 (Elodie Royer)
生來就不是一張白紙 艾琳・黎加斯比・拉米雷斯(Eileen Legaspi Ramirez)
Issue 13 策展經濟與注意力資本
編序 / 策展經濟與注意力資本 林宏璋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與包浩斯——「前衛」的內感經濟 斐噠(Freda Fiala)
感染主權!分叉突變! 李紫彤
麻煩禮讚 楊硯奇

Issue 12 亞洲的草根展覽份子
編序 / 亞洲的草根展覽份子 陳璽安
步行,城市與劇場:論澳門藝術團體「足跡」的行街演出 吳思鋒
北京的同志與藝術:NGO場景與個人策展實踐的反思 楊紫
思索藝術煉金術:對科欽–穆吉里斯雙年展藝術家策展模式的反思 安努舒卡.拉堅德蘭(Anushka Rajendran)

Issue 11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編序 / 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羅秀芝
一篇關於2023 年清萊雙年展「開放世界」的紀事索拉育・艾姆·烏亞育特(Sorayut Aiem-UeaYut)
超越展覽:印尼藝術雙年展的演變趨勢 阿佑斯・波宛吉 (Ayos Purwoaji)
流動的論述: 以金邊為對話的流體 潘.塞瑞培格納(Pen Sereypagna)和 烏斯.里諾(Vuth Lyno)

Issue 10 展覽健忘症
編序 / 展覽健忘症,或思辨策展的機制 林宏璋
如何建立展覽檔案:一個由生成研究角度出發的初步提議林志明
重新表述的展覽建構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口傳、元語言迷霧及其健忘症 陳泰松

Issue 9 策反遺忘
編序 / 躍出知識論被劃定的邊界 陳璽安
標誌與網絡:論團結的各種媒介以及唯物論的國際主義 何銳安
白浪與非家:思索電影視野中的東台灣交通設施 吳其育、陳璽安
低度開發的記憶:策展方法再議與亞洲情境 陳琬尹

Issue 8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編序 / 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羅秀芝
收穫與一則糧邦故事 普特拉・西達雅圖拉 (Putra Hidayatullah)
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中《羅摩衍那/拉瑪堅》史詩的政治性:解碼泰國統治階級的權力 紀和韻(Jiradej Meemala and Pornpilai Meemalai)
共同體的不滿:評析第十五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的關係質地 吳祥賓

Issue 7 差異南方
編序 / 差異南方 林宏璋
南方:問與聽的藝術 徐文瑞
未知領域:東印度尼西亞的策展實踐起源 阿佑斯・波宛吉(Ayos Purwoaji)
南方熱:「南方」作為台灣當代策展之方法 呂佩怡

Issue 6 策展的起點
編序 / 策展的起點 羅秀芝
我們需要策展人嗎? Bùi Kim Đĩnh
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與「糧邦」的關係 ruangrupa
策展三軸線:倫理、政治與美學 羅秀芝

Issue 5 策展知識域
編序 / 策展知識域 林宏璋
遇見知識 漢克.斯勞格
策展物 林宏璋
策展倫理學 陳孟熙

Issue 4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編序 / 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徐文瑞
當斜坡文化遇到垂直城市: 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 徐文瑞
藝術史在全球當代藝術環境:路徑與挑戰 郭昭蘭
關於紀念的策展:「政治舞碼的編排條件」展演回顧 蘇菲・格茲 (Sophie Goltz)

Issue 3 策動表演性
編序 / 策動表演性 張懿文
舞動展覽:台灣美術館中的表演性策展學 張懿文
當下常態中的共處與共事: 泰國曼谷藝術文化中心的「視覺藝術公司」 帕威.瑪哈薩里南(Pawit Mahasarinand)
策展作為不服從的實踐 吉田美彌(Miya Yoshida)

Issue 2 策展人的客廳
編序 / 策展人的客廳 羅秀芝
延展的客廳:空間和談話 ruangrupa(埃德.達瑪萬(Ade Darmawan),馬讓・安登(Mirwan Andan)
卸下慣常的重負 瑞克斯小組(Raqs Media Collective)
策展地誌學 羅秀芝

Issue 1 Curatography
編序 / 進一步,退兩步 林宏璋
何謂策展學?林宏璋
美國花 尤恩・古梅爾 (Yoann Gourmel) ,艾洛迪・羅耶 (Elodie Royer)
生來就不是一張白紙 艾琳・黎加斯比・拉米雷斯(Eileen Legaspi Ramir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