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非常多關於學者涉入策展實踐的案例,例如雅特里·史畢娃克(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與阿爾弗雷多·賈爾(Alfredo Jaar)合作的「One or Two Things I Imagine About Them」(關於他們的幾個想像,1992),以及另外一位重要學者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也參與過許多大型策展計畫,包括與彼得·偉伯(Peter Weibel)合作的「Iconoclash: Beyond the Image Wars in Science, Religion and Art」(打破偶像:科學、宗教和藝術的圖像的製造與摧毀,2002),「Making Things Public: Atmosphere of Democracy」(讓物件公共化:民主的氛圍,2005),「Reset Modernity! 」(重啟現代性!,2016),以及與克里斯·克勞斯(Chris Kraus)合作的「Films Before and After」(影片前後,2019)等,另外他也將在2020年的台北雙年展當任偕同策展人。
2 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實踐(Praxis )並不只限於行動或活動,它是一種從目的論思想衍伸出來的行動,並且是該行動的開端。此文中針對實踐一詞的使用是基於南希對於這個字的定義的進一步詮釋。南希認為實踐是一種明智的開放行為,並且是對於世界感的面對。他將實踐定位成一種與世界接觸的理性與感性的管道,與世界互動與採取行動,並且將自己暴露於世,讓世界改變自己。他認為實踐具有理解倫理和哲學的開放潛力,也是一種經由自由的經歷(因為其身為開端,初始的定位)所產生的特徵而形成的存在。將南希對於實踐的定義挪用至策展脈絡中,筆者試圖提出策展實踐不僅只是理性與感性的將世界感納入,同時也是一種決定以及確定存在的模式。
3 更多關於「Sharing as Caring no. 1-5」這個計畫的資訊請參考發表於《Sharing as Caring》報刊中的文章〈Glimpse Over Five Years〉(一窺五年):http://miyayoshida.com/wp-content/uploads/2017/08/HDKV_SAC-Zeitung_Screen.pdf
4 根間智子與吉田美彌在2018年12月1日於海德堡藝術協會的對談。
5 同上。
6 在此使用「scale」(尺度)這個字而不是「level 」(層面、級別)是因為後者容易產生階級的聯想,前者則不會。在此參考柯比意所提出的對於人體可以改變空間的現代建築概念,不過不納入他將人體視為單位的現代主義思想,而是將人體作為一種方法,從而形成概念性的想法。
7 藝術家在她的網站上提供了關於此作品的一些小提示,提到她在創作這件作品時正想著福島核災,同時也思考著越南政府在南越寧順省與俄羅斯國家核電建設出口公司合作興建第一座核能發電廠的決定。越南國會之後在2016年11月決議放棄興建這座核電廠的計畫。
8 《時の形》(2014)是由Viola Rusche與Hauke Harder所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