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 1 2020
策展學

策展學​

編序
林宏璋

在展覽普及於日常生活中的時代,了解我們的想法是如何經由策展進行訊息的接收、傳輸、流通至關重要。無疑地,我們早已活在被照料與頻道化的文化之中。不只是展覽原型的商展,或是隨著現代藝術、當代藝術及相關社會機構的沙龍展, 這些展示都與資本主義的誕生密不可分。今日的展覽不論是否經過策劃,在數量上是加速劇增。正是此刻,不僅僅在美術館白盒子中,以及日常生活的文化生產的黑盒子中,我們必須檢視我們曾經策劃與展示的事務,並揭開其歷史、拓撲及傳統的一切……

Issue 1 策展學
林宏璋

近二十年來,關於策展實踐的文論越來越多;與此同時,在學界以及雙年展中,也愈加頻繁地推出策展的相關課程或計畫。在藝術系統中,策展被當成教育準繩下的必備專業而運作,因此再也不能把它視為專屬於藝術愛好者的實踐。另一方面,策展一旦涉及各種形式的公開演說、廣義的藝術展覽和選拔,則各種不同的現代社會題材都會被納入其中。毫無疑問的,和策展這個新主題相關的論述充滿熱烈的激辯,顯現出各種不同的應用所具有的各異的深度。本文旨在研究這些論述的切入方式,從而界定出它們之間關於這種實踐的美學-政治向度的關係,而標示其作為當代文化的重要性。從詞源而言,策展學(curatography)這個新創詞的意義標示為策展的書寫及寫作,同時也指稱出智性(noetic)知識的論述性實踐(discursive practice)。該詞也清楚指稱言說和書寫的關係;當然,在策展中言說(speech)和書寫(writing)互相不僅是展覽語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構成策展作為知識生產中特殊的表現方式……

Issue 1 策展學
尤恩・古梅爾 (Yoann Gourmel) ,艾洛迪・羅耶 (Elodie Royer)
這是一部小說,一部或許會用這種方式開始的小說: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我們叫做現代藝術史的故事……」

這部小說的主角是藝術家、策展人、藝術史學家與藏家,和藝術品、展覽與機構一起輪番登場,塑造了今日我們所知的這段歷史。如華特.班雅明於2003年所說:「所謂藝術往往只能在藝術史的故事中被定義,也只存在於此敘事裡。在這展覽展出的文物並非藝術品,它們是紀念品,是選自我們集體記憶的樣本。」
Issue 1 策展學
艾琳・黎加斯比・拉米雷斯(Eileen Legaspi Ramirez)

或許終究是和自己人取暖,但請容我以此文切實訴求歷史作為策展依據,首先讓我們試著回首過往以對抗遺忘,特別是在這後真相時代,無數領導人與其黨羽持續讓對峙升溫以致戰爭,扶植獨裁政權,把差異當作殺戮與基本人權剝奪的理由。今日有這麼多人用一種明目張膽、自營自利又不合時宜的方式,努力遺忘,編造過去,這的確是種悲劇。這在菲律賓是令人難過的事實,全世界亦然,用各自微妙的方式遺忘那些不詳之事。我們不須就哪些脈搏點(以廣義地區/地域而言)做過多著墨——這些地方如香港、緬甸、泰國、印尼、越南、印度、斯里蘭卡,阿富汗、日本、中國,諸如此類不及備載……

Issue 1 策展學
林宏璋
 
林宏璋
 
尤恩・古梅爾 (Yoann Gourmel) ,艾洛迪・羅耶 (Elodie Royer)
 
艾琳・黎加斯比・拉米雷斯(Eileen Legaspi Ramirez)
ARCHIVE
SPECIAL ISSUE
×

策展學 第十四集-策展與再公/眾

策展學 特輯-我們才是問題所在:第六屆曼徹斯特亞洲三年展策展筆記

策展學 第十三集-策展經濟與注意力資本

策展學 第十二集- 亞洲的草根展覽份子

策展學 第十一集-本體認識論的繁盛倫理

策展學 第十集-展覽健忘症, 或思辨策展的機制

策展學 第九集-策反遺忘

策展學 第八集-多重宇宙糧邦(lumbung):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策展學 第七集-差異南方

策展學 第六集-策展的起點

策展學 第五集-策展知識域

策展學 第四集-後國家主義時代的策展意識

策展學 第三集-策動表演性

策展學 第二集-策展人的客廳

策展學 第一集-進一步,退兩步